資料介紹
相關專題學習資料:
中文名: 個體的社會
作者: 埃利亞斯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書號: 9787806575406
發行時間: 2003年10月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個體的社會 簡介:
個體的社會 內容簡介:
《個體的社會》本書要探討的是“個體”和“社會”這兩個概念在其當代形式下所涉及的那些方面,即就人的某些方面展開討論。它為思考和觀察人提供了一些工具,其中有些是相當新穎的。
《個體的社會》談論個體的社會,這一點本身就不同尋常。但這或許會幫助我們能夠從對上述兩個概念的陳舊的、較為習常的用法中解放出來。這種用法常常讓這兩個概念看上去簡直是相互對立的一對。
《個體的社會》但[僅做到]這一點還不夠。把我們從前述意義上的對這兩個概念的理解的定式中解放出來,
《個體的社會》即是眼前這部著作所要做的工作之一。
《個體的社會》要真正完成這個工作。
《個體的社會》除非我們不是滿足於某種否定的態度,
《個體的社會》即不是單純批判那種把個體和社會當做互相對立的兩個概念來對待的做法,而是除此以外還確立一種在方式和方法上全新的模式。
個體的社會 作者簡介:
諾貝特·埃利亞斯(1897——1990),20世紀德國著名社會學家,生於德國布雷斯勞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18年在布雷斯勞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30年擔任法蘭克福大學卡爾·曼海姆教授的助教,從此開始其社會學研究生涯。1933年納粹上台後,埃利亞斯輾轉流亡國外,先後到過英國、法國、荷蘭以及加納等國,戰後應德國明斯特大學之聘重返德國。埃利亞斯一生歷經坎坷磨難,其社會學思想被重新發現後,立即對德國社會學的重建產生了巨大影響。主要著作還有《文明的進程》(兩卷)、《個體的社會》、《宮廷社會》、《德國人》、《垂死者的孤單》、《介入與距離》、《論時間》、《社會學和歷史學》等。
個體的社會 內容截圖:
個體的社會 目錄:
前言
第一編 個體的社會(1939)
第二編 自我意識和人類形象諸問題(40——50年代)
人類作為個體和社會的出自願望和恐懼的自身形象
沉思的石像
社會進程中人的個體化
第三編 我們——自我平衡中的演變
個體的社會 相關內容資料:
中國古代社會史論
社會理論與現代社會學
中國社會民俗史叢書22冊
二十世紀西方社會理論文選
誰將生存?健康.經濟學和社會選擇
文化與符號權力:布爾迪厄的文化社會學導論
《個體的社會》來源於網絡,僅用於分享知識,學習和交流!請下載完在24小時內刪除。
《個體的社會》禁用於商業用途!如果您喜歡《個體的社會》,請購買正版,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