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太極拳內功解讀陰陽結構剖析]系列之四
版本: 人民體育音像出版社(DAT格式)
發行日期: 2005年
地區: 大陸
對白語言: 普通話
文字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太極拳內功解讀陰陽結構剖析》系列之四
本片由中國養生保健促進會武術中心總教練祝大彤主講。祝大彤,男,1932年生於北京,自幼愛好武術,十歲學練長拳24式。
青年時期練習雙槓、舉重、游泳、長跑等競技體育。
五六十年代習練24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老架、吳式太極拳,邊學邊教。學練研究傳統太極拳40多年。
從學京城吳式太極拳大師吳圖南的松功、楊式太極拳大師汪永泉的太極拳理論,主要跟隨楊禹廷大師修習83式太極拳及陰陽之理、陰陽變化、立柱式身形、八方線和空手輕扶八方線等太極拳的松空拳學。
北京吳圖南武術思想研究社副社長兼秘書長,中國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
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武術七段,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991年從北京體育博覽雜志社退休後,靜下心來研究傳統太極拳,深入修煉拳藝,立足繼承著重發展,邊從拳中體驗拳理拳法邊撰文。
十年來在重要的武術期刊《中華武術》《武魂》《精武》《武當》《武林》《少林與太極》等刊公開發表論文百余篇。有著作《太極解秘十三篇》《太極內功解秘》《增補太極內功解秘》
===================================================
太極拳內功解讀及陰陽結構的剖析,它內涵豐富的哲理,特別是繼承了中國傳統哲學《易經》的太極陰陽學說,處處體現陰陽之道,剛柔相濟,輕沉兼備,開合相寓,順逆螺旋,松活彈抖,快慢相間,對稱和諧,處處相應,無一不在陰陽匹配之中,招招體現陰陽變化。故使人演練和鑽研起來,妙趣橫生,韻味無窮。在演練過程中,使人感到在力的旋律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在健身、健腦、養生、防身、娛樂以及陶冶人的性格、氣質等方面均有極高的價值。
====================================================
太極手有手指、手掌、手腕組成,手上不著力,“形於手指”、“妙手空空”。從多年修煉、太極拳中體驗,手上絕對不能著力,空手髒腑舒暢,手掌有力胸悶阻堵,影響健康。空手於自然松肩,自然垂肘,自然空腕有關連。松肩必垂肘,垂肘,松拳必空腕。手掌及雙手28個小關節都要放松,每個手指有自己的功能。推手是長期練拳出來的松手,空無的太極內功。
推手活動是太極拳體用結合的產物。金庸先生對太極拳有真理性的研究,推手原則很多,分為四條:
一、以靜制動,以虛待實,後發先制。
二、以心行意、用意不用力,不主動進攻。
三、以柔克剛,無形無象,化中有打。
四、以小打大,以弱勝強,引動四兩撥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