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介紹
相關專題學習資料:
中文名: 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
原名: The Global Age
作者: (英)馬丁·阿爾布勞
譯者: 馮玲 高湘澤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中譯本,掃描版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書號: 9787100032940
發行時間: 2001年08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 簡介:
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 內容簡介:
無論現代主義者還是後現代主義者,在有關全球化的討論中都未能認識到一個新的時代已經來臨。毋寧說,用“全球時代”來代替“全球化”,作為對當前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的稱呼,會更妥貼些。要理解歷史性變遷的劃時代性,需要有一種新的理論框架。
《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現代性之被全球性取代,導致在國家、政府、文化和社區等諸多領域都出現了一種非中心化現象。因此,有必要對有關這些制度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論予以重建。有一種潛勢,可從讀者來信地用來恢復自身的恆久重要性。
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 作者簡介:
馬丁·阿爾布勞,倫敦羅漢姆普頓學院社會科學研究教授,其主要著作除本書外還有《科層制》、《馬克斯·韋伯的社會理論建構》等。
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 內容截圖:
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 目錄:
鳴謝
引言
1 重續紀元史
1.1 拒絕現代
1.2 從普世性的歷史到人民史詩
1.3 一種關於歷史時期的科學
1.4 走向當前的歷史
1.5 決定論和現代性
1.6 現代時代的構架
2 民族國家社會之建構
2.1 現代規劃
2.2 領土、經驗和普世主義
2.3 為權力服務的理性
2.4 民族國家的擴張
2.5 國家和社會之現代合並
2.6 工業社會的危機
2.7 民族國家社會之系統化
3 現代規劃的衰敗
3.1 現代性、現代主義和歷史新紀元
3.2 反正統文化
3.3 現代規劃的理論滲透力
3.4 無中心的國家
3.5 經濟和國家分化
3.6 最現代的民族
3.7 美國霸權的失落
4 全球化:過渡現象的理論化
4.1 並非歷史的終結
4.2 超越後現代性
4.3 觀念性的轉變
4.4 全球性、全球力量和全球主義
4.5 界定“全球化”
4.6 分析性的全球化概念中的含糊性和不確定性
4.7 作為歷史性變革的全球化
5 針對新時代的歷史敘事
5.1 回眸之下的歷史決定論
5.2 軸心原理和劃時代變遷
5.3 擺在悲觀主義面前的鑿鑿事實
5.4 超越全球化
5.5 總體性論述的終結
5.6 從社會性著眼
5.7 為全球時代計的理智工作
6 全球時代的架構:系統
7 全球時代的架構:人民
8 未來國家和社會
9 全球時代假說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 相關內容資料: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功利主義
新中國系列:馬克思主義理論入門
哲學系列:重寫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聶錦芳
新中國系列:馬克思主義專業課程
郎鹹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
【免責聲明】
《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來源於網絡,僅用於分享知識,學習和交流!請下載完在24小時內刪除。
《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禁用於商業用途!如果您喜歡《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請購買正版,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