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行為博弈:對策略互動的實驗研究
作者: (美)凱莫勒
譯者: 賀京同
圖書分類: 經濟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書號: 9787300072128
發行時間: 2006年04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
介紹標准博弈論的書籍非常之多,其方法是假定理想化的理性行為者參與博弈。而《行為博弈——對策略互動的實驗研究》的出發點卻是獨特的,它在標准的策略行為理論中融入了實驗結果與心理學。無論是專業的經濟學家,還是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政治科學、人類學和生物學方面的學者和學生,如果想要更加全面地理解策略思維,那麼就會發現閱讀本書是極其必要的。作者行文流暢,語言平實易懂。
行為博弈有三個方面在《行為博弈——對策略互動的實驗研究》中得到了明確的強調:一是有關道德責任與報復心理是如何影響人們討價還價和彼此信任的數理化理論的;二是有關人腦的有限性是如何對人的推理步驟“我認為他會認為……”產生約束的理論;三是有關人們如何通過經驗學習來優化策略選擇的理論。有這樣一些策略互動可以通過行為博弈論來進行解釋,包括討價還價、在紙牌與體育比賽中的欺詐、罷工、習俗(或慣例)對聯合行動的協調方式、價格競爭和專利競爭,以及在商業活動或日常生活中個人信譽的建立。
網盤地址在評論1樓。
內容截圖: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博弈論的價值所在
1.2 三個例子
1.3 實驗規則和行為博弈論
1.4 結論
附錄
第2章 獨裁者、最後通牒與信任博弈
2.1 最後通牒與獨裁者模型:基本的結果
2.2 實驗方法論因素
2.3 人口統計因素
2.4 文化因素
2.5 描述性因素:說明與語境
2.6 結構因素
2.7 信任博弈
2.8 理論
2.9 結論
第3章 混合策略均衡
3.1 早期的研究
3.2 當代的研究
3.3 主觀隨機化以及混合策略
3.4 明確的隨機化
3.5 存在混合策略均衡的專利競爭和選址博弈
3.6 兩個實際研究
3.7 結論
第4章 討價還價
4.1 非結構化討價還價
4.2 結構化的討價還價
4.3 在不完全信息下的討價還價
4.4 結論
第5章 占優可解博弈
5.1 簡單占優可解博弈
5.2 選美比賽博弈
5.3 重復推理會減少支付的博弈
5.4 重復多多益善的情形:“髒臉”博弈
5.5 零和賭局中的“格勞喬·馬克斯”定理
5.6 決策規則的結構化模型與推理等級
5.7 理論
5.8 結論
附錄 在郵件博弈中的原始選擇與附加
數據
第6章 學習
6.1 學習理論
6.2 強化學習理論
6.3 信念學習
6.4 模仿學習
6.5 比較研究
6.6 經驗加權吸引力(EwA)學習理論
6.7 對規則的學習
6.8 對估計值特性的計量研究
6.9 結論
第7章 協調
7.1 匹配博弈
7.2 不對稱參與者:性別戰
7.3 市場進入博弈
7.4 不對稱支付的順序統計量博弈
7.5 對選擇原則的選擇
7.6 應用:路徑依賴、市場采納和企業文化
7.7 結論
附錄:語言心理學
第8章 信號傳遞和聲譽
8.1 簡單信號傳遞博弈和適應性動態過程
8.2 特殊的信號傳遞博弈
8.3 聲譽的形成
8.4 結論
第9章 結論:成果及展望
9.1 對結論的匯總
9.2 十大前沿的開放性問題
附錄 實驗設計細節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