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中文名: 數字烏托邦:從反主流文化到賽博文化
作者: (美)弗雷德·特納
譯者: 張行舟
圖書分類: 網絡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書號: 9787121196638
發行時間: 2013年05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20世紀60年代早期,在美國大眾眼中,計算機只是冷戰中冰冷的機器,然而到了90年代互聯網到來之時,計算機卻呈現出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它們模擬出了一個數字烏托邦般的協同體,而這正是曾經最反對冷戰的嬉皮士們的共同願景。
《數字烏托邦:從反主流文化到賽博文化》正是探索這次非同尋常且頗具諷刺意味的變革的第一本書。作者挖掘出那些在舊金山灣區的先驅者——斯圖爾特·布蘭德和他的“全球網絡”鮮為人知的故事。1968年到1998年期間,通過《全球概覽》、“全球電子鏈接”(WELL)和最終取得巨大成功的《連線》雜志,布蘭德和他的伙伴們長期扮演著舊金山嬉皮士運動和新興科技聚集區硅谷的中間人的角色。正由於他們富有遠見的努力,反主流文化分子和科技人士一同重新定義了計算機的形象:計算機是解放自我的武器,計算機建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虛擬社區,計算機還讓人們能更大膽地拓展社會的新疆界。
作者簡介:弗雷德·特納(Fred Turner),美國斯坦福大學傳播系副教授,斯坦福大學“科學、技術和社會”項目總監。弗雷德還具有十年的新聞記者經驗。著有《數字烏托邦:從反主流文化到賽博文化》和《戰爭回響:美國的越戰記憶》。
備注說明:書籍來源於網絡,轉載於網易博客,更多書籍可到百度搜索 ntccy2009博客 查找資源自行下載 請支持正版!
內容截圖: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計算機隱喻的政治變遷
封閉世界:被遺忘的開放性
科技與意識的反主流文化信仰
第二章 當布蘭德與反主流文化和控制論相遇
生態學,另一種政治
控制論在藝術領域
綜合設計師:馬歇爾麥克盧漢與巴克敏斯特富勒
印第安人,嬉皮士和垮掉的一代
第三章 《全球概覽》中的信息技術
意識群體
《全球概覽》作為一種網絡化論壇
變革的工具
《全球概覽》中所沒有的
第四章 讓“全球”數字化
讓計算機“個人化”
自給自足的終結和共同進化的崛起
軟件,黑客,以及反主流文化的回歸
第五章 全球電子鏈接(WELL)的虛擬性與社區性
WELL是什麼?
新的科技與經濟網絡
WELL-經濟上的異質分層結構
虛擬社區框架的輸出
變賽博空間為電子邊疆
第六章 網絡化的新經濟
MIT——回到未來
創建全球商業網絡
作為聯網創業家的凱文凱利
原子代表過去,網絡代表未來
第七章 《連線》
創辦《連線》
新技術,新經濟,新權利
《連線》中的“全球”
當新公社主義者遇上新右派
互聯網即新千年
第八章 網絡模式的勝利
未曾發生的反主流文化運動
聯網模式下的文化創業精神
烏托邦的暗面
歷史終結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