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中文名: 設計並不重要
別名: 香港創意人的設計反思
作者: 曹琦
李曉斌
圖書分類: 軟件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書號: 9787229059484
發行時間: 2013年05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設計作為一種共識,已貫穿我們的生活;
設計作為一種觀念,於我們大多數人卻是陌生的,
這個一個關於設計的尴尬時代。
設計文化到底為何事何物?設計應該解決什麼問題?
關於設計,如何學習、應用、再創造?如何保存、研究、再發現?
這是需要一一解答的問題。
過去的香港不一定是未來的中國內地,
未來的內地卻一定有機會借鑒過去的香港;
香港設計是走在我們前面的借鏡,
一同與香港設計名家暢談心路,反思、探尋設計發展的方向。
設計,並不重要;它已不是一個名詞以及表面的普世感受,
設計,的確重要,因它已改變世界。
靳埭強:並不是多數設計師能夠從設計中看到自己的態度,有些只是停留在表面,這不是一個好的影響與互動。
何周禮:為什麼中國不能有“中國包豪斯”(Chinese Bauhaus)呢?大家仍是依然故我,中餐一定要用筷子,西餐一定要用刀叉。
劉小康:要成為一個成功的設計師,你就不能只愛設計,那不會成功的。設計只是一個手段,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內容,一定要找一些你愛的東西。
李永铨:客戶很重要,這不單單取決於公司裡有多麼優秀的設計師。而我開公司就是為了要尋找理念相同的客戶,只有這樣我才有成功的空間。
李志清:對於漫畫創作,無論是完成委托的工作或者是自己的創作,總是希望在繪畫中追求獨立的自我。
高文安:我們要明白,做建築也好做設計也好,服務客人、解決問題是我們的行業准則。客人付錢給你,還要聽你說三道四,這不合理。
麥雅瑞:我設計的短發女仔形象,有東方人內斂、娴靜的性情,東方人欣賞內在的美,我的女仔形象就是閉起眼睛用心來思考、感受這個世界的。這不也正是我們東方人優秀品行的一個側面嗎。
蔡漢城:“人人都可以設計”的理念就是Toy2R的玩具哲學。
廖潔連:我沒有忠告給現在的設計師。我只能說,設計並不重要,活著才重要。如果你懂的生活,你的設計空間就會被充滿;但若不懂,設計就變得枯燥和辛苦。
作者簡介:曹琦 李曉斌
國內知名藝術設計公司奇文雲海設計顧問。
有些事,一如既往,不斷反復湧現,
你只需知道如何“算計”設計,或被設計“算計”。
設計的那些模式,環環相扣淹沒於常景中,
全球7,080,360,000人中,只有極少數人能看透其中的關聯。
在關乎設計的這個圈中,設計師平均每天對7.4個人,說大概2,250個文字;
會看 400多幅不同媒介的廣告和圖片;
有與設計相關的200億封電子郵件、15億條短信被發送。
設計作為一個名詞,表面看來並不足為奇,
但設計的的確確已經貫穿了我們的生活。
在生活中,有誰可以遠離設計而獨處一方呢?作為一個設計人,常常在不經意間流露出獨有的那份視覺挑剔。為什麼?因為設計吧。而設計又是什麼呢?哪一部辭典可以說得清呢?她作為一個大命題經常在我們的頭腦和口舌之間環繞。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千個人心目中有多少種設計和創意的诠釋呢?
回望幾年前,在奧運來臨時,也曾樂觀地希望中國的設計可以有更加開放創新的空間,而現實像個石頭、精神像個蛋。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冷靜一下,我們不妨去看看我們常常去參考的香港和香港設計同行。在初識設計的時候,香港就是內地設計的借鑒。香港社會幾十年間經歷了很多起伏跌宕,有經濟大發展的黃金時代也有金融大風暴的殘酷現實。香港設計師們曾經面臨和經歷的問題,將會是我們內地市場未來10年可能會遇到、經歷的。香港設計人面臨的是怎樣的市場呢?他們摸索走怎樣的路?他們所做的對於內地的同行會有怎樣的反思與借鑒?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是設計人,我們關心自己所在的設計行業,於是我們向高手發問??
備注說明:書籍來源於網絡,轉載於網易博客,更多書籍可到百度搜索 ntccy2009博客 查找資源自行下載 請支持正版!
內容截圖: 目錄:
part1
設計師的設計倫理學
Kan Tai-Keung
靳埭強
最後一個觀點,就是設計倫理。
它是教學生怎麼做一個設計師,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你有什麼權利,有什麼義務。
你要客戶尊重你,你也要尊重客戶,合作是平等的、有尊嚴的;
你不可以免費去競標、不可以免費給客戶提供服務,
你設計所收的費用是要對應你的等級;
你要有合約,要有原創精神,你要保證你創作的作品不會侵害其他人的權利,這是你的社會責任;
你不應該為偽劣產品或者很差的產品去做設計、做包裝,
你要清楚地知道你正在包裝的東西是不是對社會有益,因而你要很小心地去選擇客戶。
以前,這方面是普通課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教授的做人道理,但是現在中國最大危機就在這裡。
part2
和而不同
游走於應用建築與藝術美學之間
Barrie Ho
何周禮
一定會有人反駁說:“在中國設計師太渺小,政府也從來不看重我們的建議。”只能這樣理解:說與不說、做與不做是責任與義務,但不要輕視我們的身份和角色。何周禮負責很多香港的城市改造設計項目,這些項目在香港承載著傳承歷史、改善民生的作用,是與香港市民密切相關的工作。在這裡,設計是市民可以親身感受得到的,看得見、摸得到。設計的好與壞,它的價值由生活在這塊土地的市民來評論,設計在這裡體現的不只是創意和藝術,更是一種感情和生活意識。
part3
設計有無
尋找精致文化的根
Freeman Lau
劉小康
拿我自己而言,風格是慢慢建立的。
我的靈感是從生活裡來的。我自己設計了凳子的符號,是因為90年代有很多人開始討論香港位置的問題。在90年代,香港政治生活開始變化,香港人不能很快適應。我感覺大家好像都在爭凳子,這便是影響我做了一個關於凳子的公共藝術作品的原因。後來那些凳子的符號也變成平面海報的一些元素,一直在發展。它講述的是每一個人每天都會坐下來,代表你是在生活、在工作、在生存的這種狀態。
part4
設計的性格
Tommy Li
李永铨
現在很多設計師放棄了在市場裡鍛煉的這個困難過程,卻把他最精華又別具一格的想法放在了文化海報設計裡面,最後也拿到很高的榮譽,拿到很多大獎,可是他對社會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小,最後變成一個沒有價值的明星!
而商業行為不同,要通過很多驗證、通過很多條件去評定,所以相對困難。我只是在思考,如果我們在行業裡面真的是好樣的,那怎麼做才能讓大眾認同、認可呢?
part5
意在筆先,心於形外
Lee Chi Ching
李志清
我作了30年的畫,靈感時常不斷湧現,日夜累積,我從生活中提煉出的不同的創作想法,漸漸地變成我自己對於畫作的獨特理念,這些就變成了現在的作品。如果你說我的漫畫作品是傳統的水墨畫,我倒覺得可以說是當代水墨畫,因為注入了我自己的東西。對於漫畫創作無論是完成委托的工作還是自己的創作,總是希望是在繪畫中追求獨立的自我。
part6
住在“中國夢”
Kenneth Ko
高文安
你告訴我,做什麼事不麻煩?只要你是用心做。
反過來,要是覺得麻煩就不做的話,就證明你能力有限。
常理中我們認為麻煩的根源是客戶。客人有他的要求難道是錯嗎?
你是服務客人的,你滿足客人有錯嗎?
在我能力范圍內,客戶的委托我都接,因為他們有眼光才會找我。
很多人會說:哎呀,那個客人很麻煩的,你怎麼會接他的項目?
沒有不麻煩的客戶,只有不會解決麻煩的服務者。
part7
正能量的心世界
靜 ? 聽 ? 愛
Prudence Mak
麥雅瑞
前十年的創作歷程像是一場愛麗絲與現實的挑戰。
我孤單得像個戰士為了一個單純美夢而由東方戰到西方。
後十年的創作歷程,我希望不再只有個勇字,不只有單純的一個夢,
而是一份成長,做有內涵、有遠見、有社會責任的企業。
未來的日子希望在港和倫敦的公司都有更強大的創意團隊,
把Fatina X Chocolate Rain大愛和環保的遠大理想,帶到世界各地。
個人希望:在各國都會有藝術的展示,把更多『正能量的心故事』帶給人分享。
part8
WIN - WIN
贏的代價
Raymond Choy
蔡漢成
有很多專家朋友告訴我,你需要Transform,不停地蛻變才能成長。而我理解中的Transform 是要從以前單獨為了個人利益轉變成要為業界、為社會做一些很新鮮、有價值的事情,這樣我覺得我們在Transform當中就可以越變越好,這就是我自己十年內在品牌發展的歷程中計劃要走的模式,也可能是一個小的總結。
part9
“著迷”的設計
Esther Liu
廖潔連
我沒有忠告給現在的設計師。我只能說,設計需要醒覺。
近幾年我常對設計師說,設計並不重要,活著才最重要。
他們不懂得做人,不懂得如何活,太重自我(ego)。
很多設計人視設計為他人生的全部,是他的一生。
其實若不想『迷失』,你就必須要知道『設計並不重要』。
如果你懂得生活,你的設計空間就會被充滿;
但若不懂,設計就變得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