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簡介: djvu 閱讀器: http://windjview.sourceforge.net/內容簡介:K理論在幾何學領域有兩個不同的起源。第一個是與拓撲學中的困難問題相關的。起點是引進懷特海撓率,這項工作始於20世紀60年
簡介:
djvu 閱讀器: http://windjview.sourceforge.net/
內容簡介:
K理論在幾何學領域有兩個不同的起源。第一個是與拓撲學中的困難問題相關的。起點是引進懷特海撓率,這項工作始於20世紀60年代。另一個起源與拓撲K理論一樣,也是開始於格羅唐迪克在1957年給出的廣義黎曼一羅赫定理的證明。美國數學家巴斯1964年研究格羅唐迪克引用的K群的構造,由此開創了代數K理論的研究。其著作《代數K理論》(1968)的問世標志著代數學的這個新分支的誕生。巴斯引進了K0,並與他人合作廣泛地研究K0和K1.K2是米爾諾引進的,而高階K理論是由奎倫和其他人從各種不同觀點構造的。奎倫首先解決了代數K理論中的亞當斯猜想(1970),之後又得到K理論中塞爾猜想的證明(1976),並開始將代數歸結為拓撲,形成代數K理論的基礎。代數K理論產生之後,立即應用於環論、同調代數、范疇論與線性群的理論。
Product Description
These notes are based on the course of lectures I gave at Harvard in the fall of 1964. They constitute a self-contained account of vector bundles and K-theory assuming only the rudiments of point-set topology and linear algebra. On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treatment is that no use is made of ordinary homology or cohomology theory. In fact, rational cohomology is defined in terms of K-theory.
內容截圖: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