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哲學修養十五講
作者: 孫正聿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書號: 9787301066188
發行時間: 2004年3月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主要內容包括哲學與愛智、人與世界、感性與理性、標准與選擇、思維與存在、存在與表征、理念與境界等。本書是高品位的學科普及讀物,能夠滿足社會上各類讀者獲取知識與提高素養的要求,同時也是配合高校推進素質教育而設計的講座類書系,可以作為大學本科生通識課的教材和課外讀物。
作者簡介:孫正聿,1946年生。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哲學系。現為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哲學通論》《哲學導論》。
內容截圖:目錄:
第一講 哲學與愛智
一 追問哲學
二 愛智的大智慧
三 愛智的激情
第二講 熟知與真知
一 把簡單變復雜
二 由名稱到概念
三 反思的智慧
四 創新的智慧
第三講 人與世界
一 世界觀與觀世界
二 自在世界與世界圖景
三 人類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四 常識的、科學的和哲學的世界圖景
第四講 生存與生活
一 生命活動的兩種基本方式
二 人類活動的兩個尺度
三 人的生活活動與人的生活世界
四 人的生活活動與人類存在的矛盾性
第五講 主體與客體
一 “我”與主客體關系
二 “中介”與主客體關系
三 “主體際”與主客體關系
四 主體的自我意識
第六講 感性與理性
一 感性的存在與理性的存在
二 表象的存在與概念的存在
三 表象與思想的矛盾運動
四 思維的“至上性”與“非至上性”
五 經驗論與唯理論的派別沖突
第七講 小我與大我
一 “我”的自我意識
二 “我”與社會
三 “我”與歷史
四 “我”的獨立性與依附性
五 “我到底要什麼”與“我們到底要什麼”
第八講 理想與現實
一 超越性的存在
二 需要的層次
三 馬克思的社會理想
第九講 標准與選擇
一 生活的根據
二 從層級到順序
三 當代社會思潮中的標准與選擇
第十講 歷史與文化
一 文化的歷史與歷史性的文化
二 語言在歷史和文化中的作用
三 人的文化世界與人的歷史發展
第十一講 思維與存在
一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二 思維和存在與精神和物質
三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與思維和存在的問題
四 哲學史與“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五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與哲學的派別沖突
第十二講 思想與反思
一 構成思想與反思思想
二 思想的反思與反思的思維
三 反思思想與思想的前提批判
第十三講 存在與本體
一 對“本體”和“本體論”的概念解析
二 本體論的三重內涵
三 本體論與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四 本體論的現代革命
第十四講 存在與表征
一 表述、表達與表征
二 表征存在意義的哲學
三 本體的追求與崇高的表征
第十五講 理念與境界
一 哲學理念與哲學智慧
二 哲學理念與哲學境界
三 哲學境界與超越“存在主義的焦慮”
四 哲學境界與“詩意地棲居”
五 哲學境界與“人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