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線粒體
原名: Mitochondria
作者: Liza A.Pon
Eric A.Schon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第二版
出版社: Academic Press
書號: 978-0-12-544173-5
發行時間: 2007年
地區: 美國
語言: 英文
簡介:
《線粒體》是《細胞生物學方法》叢書的一本分冊.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Liza A.Pon博士和Eric A.Schon博士擔任主編。本書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線粒體研究理論和技術方面的最新內容。第二版在2001年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修訂和充實,新增內容十四章,反映了線粒體研究中的最新進展。
正文部分根據研究方向,分為7個部分共36章,由多名來自線粒體研究與教學一線、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名家撰寫,通過彼此獨立又相互聯系的36個科研課題,系統介紹了研究線粒體結構與功能的最新及經典實驗技術,涵蓋了線粒體在細胞凋亡、衰老及氧化應激等重要生理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線粒體與蛋白質的相互關系。
目錄:
第一部分 線粒體及亞線粒體組分的分離及鈍化
1.從動物組織及培養細胞中分離純化線粒體和亞線粒體組分
2.從啤酒酵母(Saccharom yces cerevisiae)中分離純化線粒和亞線粒體組分
3.從植物中分離純化線粒體和亞線粒體組分
第二部分 線粒體活性的生化分析
4.呼吸鏈復合體活性的生化分析
5.呼吸鏈復合活性的極譜分析法
6.光學成像法(組織化學、免疫組織化學、原位雜交技術)觀察線粒體
7.測定動物組織及細胞線粒體合成ATP
8.測定皮膚成纖維細胞乳酸鹽/丙酮酸鹽比例
9.測定脂肪酸B-氧化活性
10.線粒體活性的生化分析:三羧酸循環相關酶及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的活性測定
11.心磷脂水平的測定
12.在完整線粒體及重組體系中測定電位信賴性陰離子通道(VDAC)的通透性
13.酵母線粒體鐵代謝的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 活細胞中線粒體活性及通透性的分析測定
第四部分 測定氧化應激
第五部分 線粒體基因及基因表達
第六部分 線粒體的形態及運動性的分析
第七部分 測定線粒體蛋白分布的實驗方法
第八部分 附錄
索引
叢書分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