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美國心髒協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PR and ECC)文字版[PDF]"介紹
中文名: 2010 美國心髒協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原名: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PR and ECC
作者: 主編
Mary Fran Hazinski, RN, MSN
副主編
Leon Chameides, MD
Robin Hemphill, MD, MPH
Ricardo A. Samson, MD
Stephen M. Schexnayder, MD
Elizabeth Sinz, MD
譯者: 簡體中文版校對
陸一鳴, 教授
圖書分類: 科普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
出版社: 美國心髒協會
書號: KJ-0880 10/10 ZH-CN
發行時間: 2010年
地區: 美國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本“指南摘要”是對《2010 美國心髒協會 (AHA) 心肺復蘇 (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 指南》一些重要問題和變更的總結。本摘要的內容面向急救人員和美國心髒協會導師,旨在幫助他們專注於復蘇學以及有爭議的或有可能導致更改復蘇操作或復蘇培訓內容的指導建議。此外還給出了指南建議的依據。
由於本發表物僅作為總結,因此未參考作為論據的已發表研究,也未列出建議級別或臨床證據水平。有關更多詳細信息和參考資料,讀者可閱讀在線發表於 2010 年 10 月份《循環》期刊的《2010 美國心髒協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包括執行摘要)1,也可以參考同時發表於《循環》2 和《復蘇》3期刊的《2010 國際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療建議》中的詳細復蘇學摘要。
自第一次發表記錄對心髒驟停患者進行胸外按壓後的存活率的相關研究文獻以來,今年已是第 50 周年,4 復蘇專家和施救者將繼續致力於減少因心血管病和中風導致的死亡和殘疾。旁觀者、急救人員和醫務人員在為心髒驟停患者進行心髒復蘇的過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專業急救人員可提供出色的心跳驟停間和驟停後護理。
《2010 美國心髒協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基於國際證據評估流程,由數百位國際復蘇科學家和專家對數千份已經過同行審核的發表物進行評估、討論和辯論。
發表這個資源的初衷:
首先介紹一個名詞:
心髒性猝死(SCD)
SCD指心髒原因導致的,在急性症狀發生後1小時內的自然死亡。其特點為自然、突然性和不能預期。各種心髒疾病均有SCD發生的可能,最常見的病因為冠心病,在西方國家可占SCD原因的80%,其中約20%—25%的冠心病以猝死為首發表現。
中國心髒性猝死(SCD)上升勢頭超乎想象心血管疾病是西方工業國家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而SCD又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現階段,我國冠心病發病率尚低於西方國家,但近年來發病率上升很快, SCD發生率的上升勢頭,超乎了我國學者的想象。值得引起重視的是,患者發生猝死前可以有心髒疾病表現,但猝死發生具有無法預測的特點。此外,相當數量的心髒病患者可能會以猝死作為首發表現。絕大多數猝死事件發生在醫院外,一旦發生,存活比例甚低,據西方國家報道,院外猝死搶救存活率僅為2%—15%。因此,SCD具有突發、迅速、不可預料和死亡率高的特征,是直接危及人類生命的一大殺手。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階段心髒性猝死的存活率不到1%!
心髒驟停發生後,大部分患者將在4~6分鐘內開始發生不可逆腦損害,隨後經數分鐘過渡到生物學死亡。心髒驟停發生後立即實施心肺復蘇和盡早除顫,是避免發生生物學死亡的關鍵。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120急救車很難及時趕到。因此,學會一定的心肺復蘇術,可以就地、迅速對心髒性猝死的人進行胸外按壓,在救護車到達之前爭取時間挽救生命。
內容截圖: 目錄:
目錄
1. 針對所有施救者的主要問題 1
2. 非專業施救者成人心肺復蘇 3
3. 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 5
4. 電擊治療 9
5. 心肺復蘇技術和裝置 12
6. 心血管病高級生命支持 13
7.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 17
8. 中風 18
9. 兒科基礎生命支持 18
10. 兒科高級生命支持 20
11. 新生兒復蘇 22
12. 倫理學問題 24
13. 培訓、實施和團隊 25
14. 急救 26
15. 總結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