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物種起源
作者: 達爾文
譯者: 周建人
葉笃莊
方宗熙
圖書分類: 科技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書號: 9787100012065
發行時間: 1995年06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 · · · · · 《物種起源》是世界聞名的自然科學著作,在本書中,達爾文以無以數計的翔實資料和嚴密的邏輯推理論證了“遺傳”、“變異”、“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等觀點。整本書就是一個長的論據,它被用來論證整個進化論理論。決定這本書的風格的不僅是全書的大綱和思想的邏輯發展,而且還有更詳盡的敘述方法。
作者簡介 · · · · · · 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英國醫生家庭。1825年至1828年在愛丁大學學醫,後進入劍橋大學學習神學。1831年從劍橋大學畢業後,以博物學家的身份乘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Beagle)”作歷時5年(1831-1836)的環球旅行,觀察和搜集了動物、植物和地質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經過歸納整理和綜合分析,形成了生物進行的概念。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一書,全面提出以自然選擇(Theoty of Natural Selection)為基礎的進化學說。該書出版震動當時的學術界,成為生物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自然選擇的進化學說對各種唯心的神造論、目的論和物種不變論提出根本性的挑戰。使當時生物學各領域已經形成的概念和觀念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隨後達爾文又發表了《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The Vari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 ,1868)》、《人類由來及性的選擇(The Descent of Man ,1871)》和《人類和動物的表情(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Animals and Man,1872)》等書,對人工選擇作了系統的敘述,並提出性選擇及人類起源的理論,進一步充實了進化學說的內容。
內容截圖:
目錄:
本書第一版刊行前,有關物種起源的見解的發展史略
緒論
第一章 家養狀況下的變異
第二章 自然狀況下的變異
第三章 生存斗爭
第四章 自然選擇;即最適者生存
第五章 變異的法則
第六章 學說的難點
第七章 對於自然選擇學說的種種異議
第八章 本能
第九章 雜種性質
第十章 論地質記錄的不完全
第十一章 論生物在地質上的演替
第十二章 地理分布
第十三章 地理分布(續前)
第十四章 生物的相互親緣關系:形態學、胚胎學、殘跡器官
第十五章 復述和結論
索引
修訂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