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陝西旬陽盆地金屬礦床成礦條件及找礦前景
作者: 陳松嶺
胡祥昭
鄒海洋
圖書分類: 科技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
出版社: 中南大學出版社
書號: 7-81061-439-8
發行時間: 2001年09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陝西旬陽盆地是秦嶺泥盆系中重要的成礦帶之一,成礦地質條件優越.該區以西的鳳太礦田已發現有八卦廟、雙王、鉛硐山、八方山等大型、特大型微細粒浸染型金礦和大中型層狀熱水噴流沉積的鉛鋅礦,其北側的柞山礦田分布有大西溝、銀洞子、二台子等鉛、鋅、銀、金、鐵多金屬礦床.本區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也先後開展過不同層次的地質、物探及化探普查找礦工作,並發現了大嶺、趙家莊、泗人溝、關子溝等中小型鉛鋅礦床.1994年西北有色地勘局713地質隊在淋湘開展金礦普查找礦取得突破,初步圈定了四個金礦化帶.為了加速淋湘金礦找礦工作的步伐,及時解決找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地質問題,並對整個旬陽盆地金屬礦床的成礦地質條件和找礦前景作出科學的評估,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勘查總局於1996年向原中南工業大學地質系下達了陝西旬陽盆地金屬礦床控礦條件研究及找礦預測研究課題,研究期限為三年.本書為該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
內容截圖: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區域成礦地質背景
第一節 大地構造背景
第二節 區域地層
第三節 區域構造
第四節 區域礦產
第二章 旬陽盆地成礦環境
第一節 晚古生界沉積建造
第二節 泥盆紀巖相古地理環境及其與鉛鋅金成礦關系
第三節 構造環境
第四節 鉛鋅金多金屬礦床基本特征
第三章 典型金礦床淋湘金礦床"研究
第一節 礦區地層與含礦巖系特征
第二節 控礦構造
第三節 礦床地質特征
第四節 圍巖蝕變特征及蝕變分帶
第五節 礦床成因和成礦模式
第四章 典型鉛鋅礦床研究
第一節 趙家莊鉛鋅礦床
第二節 大嶺鉛鋅礦床
第三節 泗人溝鉛鋅礦床
第四節 關子溝鉛鋅礦床
第五節 礦床成因和成礦模式
第五章 成礦條件及成礦作用分析
第一節 成礦條件及控礦因素
第二節 綜合成礦模式
第六章 找礦前景分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