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熱的簡史
原名: Engines, Energy, and Entropy: A Thermodynamics Primer
作者: (美)姜·范恩(John B. Fenn) 著
譯者: 李乃信 譯
圖書分類: 科普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書號: ISBN: 9787506035897
發行時間: 2009年08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編輯推薦:讀過《時間簡史》,不可不讀《熱的簡史》——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姜·范恩為你撰寫的科普奇書
中科院院士、原南開大學校長 母國光
范恩本人的經歷稱得上“傳奇”,所寫熱力學入門,多有熱力史實典故,譯者標以“熱的簡史”,亦頗傳神。
這是一本難得的深入簡出的科普奇書。並不因為普及,而省略了數學式子,反而是不知不覺間進入了,是本登堂八室的好書。
GOOGLE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
第一次讀到這樣一本“非典型”的熱力學著作奇趣的圖文,機巧的思辨,數學推理與生活體驗的無縫連接,歷史觀點與科學精神的交相印證……原作“非典”的講述方式,在譯者的“非典”文風裡,顯得如此清新、靈動,為理解“熱”辟出了一個超出數宇和公式局限的通靈妙境。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 張亞勤
本書從最簡單、最基本的“熱”現象,導引人們穿越日常生活無所不在的機械世界,結尾更聯系到信息世界。能量和熵,是這個世界的本“相”。熵是熱之“度”,信息之“量”。在當今地球變得越來越熱,互聯網時代信息大量泛濫,能量和熵將被賦予新的涵義。
台灣財團法人社區大學促進會常務理事 林孝信
這是一本關於熱的推理故事書,妙在老少鹹宜,且是跨入熱力學精髓的入門書,誠是科普的上乘功夫寶笈。天下父母直可陪著(或跟著)高中大一的大孩子一起練!
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 黃俊傑
近年來各大學所推動“科技與人文的對話”之類的通識課程,常苦干缺乏優秀的參考書籍,本書中文本的出版,正好可以滿足這項需求,而在“科技”與“人文”之間建立起扎實的溝通平台。這本書的問世,為大學通識教育開啟了一個新的視窗。
內容簡介:誰說科學圖書一定是生硬刻板而冷酷無趣的?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姜·范恩(John B. Fenn)打破傳統,以其獨有的機智和妙語,帶給我們這本“非典型”的熱力學入門書——《熱的簡史》。
全書回歸到人文和歷史的角度,通過許多日常綴驗中可見的例子,和生動的科學家故事,系統地認識一切與“熱”有關的觀念、歷史和應用。
如果你對“熱”的學問稍稍有那麼點興趣,就請跟隨范恩精心塑造的“查理洞人”,好奇地從“古”游玩到“今”吧!
作者簡介:姜·范恩,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以大分子質譜學上的成就,獲此殊榮。范恩的得獎報告,題為“讓大象飛起來”,他給諾貝爾基金會的自傳,則只談到他在超音速分子束的研究工作。1970年代,范恩從普林斯頓大學轉任耶魯大學。在耶魯,他面臨如何教會一般學子(包括非理工科)懂得科學的問題,古典熱力學便是入門之一,於是做了一個貫穿的授課綱要。1980年初,這個頗受歡迎的講稿應邀出書。 本書特有的人文歷史架構,使其不但是一部很扎實的入門教本,更成為一部帶有科學史縱深的科普佳作。
內容截圖: 目錄:
譯序
阿姜正傳
序
引言
謝詞
1 一開始
冷熱本不同
從功取熱
功熱兩不同
希臘英雄進場
火藥先來了
蒸汽再次登場
回顧
練功
2 多熱才算熱?
以手測熱
早期的溫度計
究竟什麼是溫度?
氣體測溫法
國際溫標
總結
溫標練習
3 系統、性質、狀態
一些通用術語的特定意義
溫度為何登場
和溫度的關系
摩爾和分子
理想氣體定律
其他的狀態方程式
一些案例
重點
狀態測試(“政治家才能”測驗)
4 回到工作(功)
概說機械功
膨脹氣體所做的功
壓力變化下的功
回到等溫膨脹之旅
案例
總結
學會計功
5 再加把“熱”
熱是一件事
有多少熱發生?
模型及緣由
“熱子法典”與“倫福德鑽孔實驗”
案例
熱的細目
熱身練習
6 循環分析的起源
7 熱即是功,功即是熱,相去唯“能”
8 一難兩律
9 總而言之
10 HER——“她”一言難盡
11 頭巾下的“她”——引擎下的HER
12 進入熵的世界
13 到底是熵
習題解答
譯後記
網盤下載地址:http://u.115.com/file/f6a58582cd
資源轉自www.ied2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