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中文名: 微觀世界的博弈:細菌、文化與人類
作者: (美)安妮·馬克蘇拉克(Anne Marczulak)
譯者: 王潔
圖書分類: 健康/兩性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書號: 9787121251597
發行時間: 2015年07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細菌之於人類,到底是對手還是盟友?本書為讀者講述了細菌與人類驚人的關系,以及細菌與人類文明發展息息相關的歷史。作者安妮馬克蘇拉克是一位微生物學家,她為讀者提供了有力而嶄新的視角去看待地球上蕞古老的生物――細菌。本書中詳細講述了細菌的生物特征、人類對細菌的認識和研究、細菌與人類文化和產業的發展等有趣的知識和歷史掌故,既有生物學知識深入淺出的介紹與講解,又有人類社會文化的擴展與延伸,內容豐富、涉獵廣泛,閱讀起來輕松愉快,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前沿科普圖書。
作者簡介:安妮·馬克蘇拉克,理學博士,微生物學家。她有超過25年的研究經驗,研究范圍廣泛,主要從事微生物環境和特定微生物的研究與咨詢工作,成為微生物學界少數能以亨蓋特分離法培養厭氧微生物的專家之一。她的產業經驗也十分豐富,在微生物產業領域頗有建樹,投入傷口愈合藥物、抗菌肥皂及淨水產品等等的測試研究。
馬克蘇拉克博士著有10余本生物學、微生物學和生態學領域的圖書。她的文字不像教科書一樣死板,常將與科技話題有關的內容通過歷史“大畫面”來描述,能用淺顯措辭說明專業問題,帶大眾讀者一探顯微鏡下所見的神秘世界。
備注說明:書籍來源於網絡,轉載於網易博客,更多書籍可到百度搜索 ntccy2009博客 查找資源自行下載 請支持正版!
內容截圖: 目錄:
緒言/1
009 第一章
為什麼這個世界需要細菌?
細菌生存的訣竅/12
細菌群落/16
顯微鏡下/20
生命的尺寸/26
人體上的細菌/32
細菌的起源/37
同一個星球/41
043 第二章
歷史上的細菌
古代人/46
細菌病原體的後遺症/48
瘟疫/52
微生物學家力挽狂瀾/57
細菌學上默默聞的英雄/62
在前線/72
077 第三章
“人類大敗細菌!”:短暫的勝利
什麼是抗生素?/78
發明藥物就像是制作香腸/83
突變體之戰/89
細菌共享DNA/95
條件致病菌/96
101 第四章
大眾文化裡的細菌
細菌和藝術/102
表演藝術中的細菌/103
友與敵/109
細菌毀滅了藝術嗎?/113
123 第五章
單個細胞撐起整個產業
大腸桿菌/129
克隆的力量/132
鏈式反應/137
細菌逛大街/140
炭疽/146
為什麼我們會一直需要細菌?/147
149 第六章
看不見的微觀世界
多功能性引發多樣性/153
藍細菌/158
細菌蛋白工廠/163
如何構建生態系統?/167
反饋和生態環境維護/171
宏觀生物學/175
179 第七章
氣候、細菌和一桶石油
石油的故事/182
細菌的力量/184
奶牛和蟑螂有何相似之處?/186
微型發電廠/190
廢棄物問題/192
火星上的細菌/197
塑造行星/200
203 尾聲:
微生物學家如何培養細菌
連續稀釋/204
細菌計數/206
對數/208
厭氧微生物學/209
附錄 學習資源/213
網絡資源/213
圖書資源/213
經典著作/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