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香港新聞
作者: 佚名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老皀舘
書號: 無
發行時間: 1862年
地區: 大陸
語言: 繁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https://www.ed2k.online/tushu/UploadFiles_2708/201707/2017071109253771.jpg)
中國新聞傳播以報刊為主要形式。中國近代報刊的產生和發展具有如下特點:第一,中國最早出現的近代報刊,是伴隨著西方列強的滲透和侵入由外國人創辦的。中國封建社會出現的“邸報”和“京報”沒有也不可能發展為適應資本主義要求的近代報刊。第二,“報”、“刊”不分。中國近代的所謂報,實際上既指報,也包括各種期刊。從形式上看,當時的報刊,大都采用書冊式,與期刊無異。第三,中國近代的辦報活動與現實政治斗爭關系密切,大部分報刊都是為適應政治斗爭的需要創辦的。盡管中國近代也不乏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性報刊,但無論從數量還是從影響來看,都遠遠不及政治性報刊。
隨著外報在中國日益增多,中國還開始出現了專事新聞收集和向報刊發稿的新聞通訊社。根據同治九年(1870)世界幾家大通訊社分割世界新聞市場的協定,英國的路透社享有在中國的獨占發稿權。同治十一年(1872),路透社總社派記者科林茲到上海建立了路透社遠東分社,負責中國、西伯利亞、朝鮮、日本、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的新聞收集和發稿,這是在中國出現的第一家新聞通訊社①。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路透社在中國新聞市場的壟斷被打破。1914 年日本人宗方小太郎在上海創辦東方通訊社,以後成為日本在華的官方通訊社。到二十年代,法國哈瓦斯社和美國合眾社都分別到中國活動或建立分社。
戊戌變法前後的國人辦報高潮隨著外人在華辦報活動的擴張,鹹豐年間中國人自己開始創辦近代報刊。
預覽及下載地址:[香港新聞].佚名.掃描版.pdf
內容截圖:![](https://www.ed2k.online/tushu/UploadFiles_2708/201707/2017071109253733.jpg)
![](https://www.ed2k.online/tushu/UploadFiles_2708/201707/2017071109253794.jpg)
![](https://www.ed2k.online/tushu/UploadFiles_2708/201707/2017071109253816.jpg)
目錄: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