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河中島五度合戰次第
原名: 就御尋畫上候信州河中島五ヶ度合戦之次第
別名: 川中島五箇度合戦記
作者: 清野助次郎
井上隼人正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早大館藏彩掃本
出版社: N/A
書號: N/A
發行時間: 1700年
地區: 日本
語言: 日文
簡介:
內容簡介具體講的就是日本戰國時代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與信濃國川中島展開的五次合戰。
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1521年12月1日-1573年5月13日、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元龜四年四月十二日,原名武田晴信,通稱太郎)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為清和源氏源義光後代,甲斐武田氏第19代家督,武田信虎之長子。母親是甲斐國人眾大井信達的女兒大井之方,正室是扇谷上杉家大名上杉朝興女兒。
在其統治之下,版圖包括擁有甲斐、信濃、駿河、西上野及部份美濃、遠江、三河、飛驒地區,別稱甲斐之虎。官位是從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濃守,大正時代贈從三位。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1530年2月18日-1578年4月19日)是一名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小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
由於繼承了關東管領「上杉」姓氏,並先後得到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和室町幕府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賜名,故又稱上杉政虎、上杉輝虎,篤信佛教,出家後法號謙信。
由於謙信擁有很高的軍事統率能力,所以在後世被稱為越後之龍,一般通稱為軍神,並以其行俠仗義聞名於世。官位為「從五位下彈正少弼」,死後由明治天皇追贈從二位。
川中島之戰
川中島之戰是日本戰國時代甲斐國大名武田信玄與越後國大名上杉謙信之間,在北信濃川中島地區進行五次大小戰役的總稱,或者專指發生於1561年(永祿4年)九月(舊曆)的「八幡原之戰」。
前述兩軍於1553年(天文廿二年)、1555年(天文廿四年)、1557年(弘治三年)、1561年,以及1564年(永祿七年)前後十二年間,圍繞著信濃境內的領地問題,在善光寺平附近,以犀川、千曲川匯流處的沖積平原(即「川中島」)為中心的區域,分別發生五次戰爭或對峙。其中爆發於1561年10月17至18日(新曆);即永祿四年9月9至10日(舊曆)的第四次對陣(「八幡原之戰」),是戰況最為激烈的一次,也是日本戰國時代參戰雙方傷亡率最高的戰役之一。
本書由於是寫本草書,於是需要讀者有一定的日文基礎和書法基礎。
相關截圖![](https://www.ed2k.online/tushu/UploadFiles_2708/201707/2017071109425608.jpg)
目錄:
目錄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