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吉格爾的死靈之書
原名: H.R.Giger's.Necronomicon
作者: H.R.Giger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德文影印版
出版社: Morpheus International
書號: 0962344729 9780962344725
發行時間: 1993年01月01日
地區: 德國
語言: 德文
簡介:
http://i.imagehost.org/0178/a0ca99d69ae2da3c07088b96.jpg
H.R.Giger,1940年2月出生於瑞士小城Chur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對黑暗和奇異的事物就非常感興趣。大學時代在蘇黎世學習建築專業和工業設計。1966年開始從事室內設計,同期也開始了他的早期的繪畫,1969年前在蘇黎世開始個人創作,也發表了一些海報,這一時期奠定了他個人創作獨特的風格。1978年開始為好萊塢系列電影《異形》做藝術指導,名聲天下。1990年到現在一直在蘇黎世繼續從事繪畫和雕塑創作。
在人類對不可知領域的探求中,有人向地層深處挖掘遠古的殘跡,希望得到神谕的昭示;有人向無邊寰宇探望星空的變幻,希望找到人類命運的答案。這一切因科學的發展而變得越來越近,也越來越遠。而他,卻讓想象力在兩個神秘的極端中迂回,經由夢魇的熬煉,從銹蝕黑死的金屬中流出,滴在鬼怪冤魂的墳場上,升華成一幕幕科技力量與罪惡魂靈混生的恐怖場面。他,就是《異形》(Alien)之父——H.R.Giger。
他向我們描述了一個迷幻而恐怖的世界。
作為對世界有機機械畫風(bio-mechanical)有深遠影響的噩夢超現實主義畫家,H.R.Giger以其非凡的想象力和細膩的手法,表現出一種冷峻威嚴卻又華美驚人的恐怖。他的作品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喚醒你心底的恐懼感與陰暗面。你明知眼前這一切純屬荒誕,卻無法抗拒死亡的威懾,以及對人性惡的認同。
在這些具有生命的機械裝置中,有昆蟲的某部分軀體,有人體的器官,還有一些無法想起卻又歷歷在目的輪廓和形象——仿佛死神在眼前一晃而過留下的印象,像是他斗篷襟角的殘影,又像是他手中利刃的寒光。或許世間本來就存在這些死亡的征兆,只是人們不願去發現和承認,而給它們打上渎神和非人道的烙印,使藝術服從宗教道德以展示人類神聖美好的願望。
同樣一彎弧線,可以用來表現肉體的妩媚,也可以用來表現骨骼的突兀;同樣的藍紫色,可以用來表現天鵝絨的高貴,也可以用來襯托屍體的幽冥。藝術的偉大,在於以獨特的形式引發人們諸多感覺中激越的片段,並為之震撼。
H.R.Giger 向我們展現的恐怖世界,帶有強烈的夢之迷幻色彩。在蘇黎世的School of Applied Arts學習期間,他迷上了弗羅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並養成了記錄夢的習慣。這對他的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他的作品裡,經常可以看到種種被壓抑的欲念以夢般隱喻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隱藏在黑暗和死亡下的情緒,潛伏著的殺戮欲望以及沉重的罪惡感。
R.——Ruin
他是廢墟的建造者,他創建了毀滅。
恐怖與毀滅同為死亡的孿生子,而後者更體現了死亡之永恆本質。1975年,與H.R.Giger相伴9年的妻子Li Tober因抑郁症飲彈自盡,這給H.R.Giger留下了極大的空虛和痛苦。在其後的很多作品裡,H.R.Giger以他獨有的表達方式寄托對Li的懷念。在一幅紀念Li的作品裡,H.R.Giger的亡妻安詳靜穆的神態令人難忘。空靈的眼神,骨感的面容,寬闊額頭上盤著的蛇,以及點綴發際的骷髅頭,無不透著亡靈的尊嚴。
在《異型》(Alien)的設計過程中,H.R.Giger對未來工業廢墟的描畫可謂登峰造極。在荒廢的暮霭中彌漫著神秘的恐懼,銹跡斑斑的機械裝置,因為具有了生命而輕微地蠕動著,排出令人膽寒的氣體和黏液。在《黑暗之蟲》(Dark seed)、《異種》(Species)中,H.R.Giger秉承其一貫的風格,營造出Giger式恐怖而充滿毀滅感的氛圍。他曾經為著名電腦游戲《沙丘魔堡》進行美術設計,但很可惜沒有達成合作,給眾多想一睹沙丘詭異風格的游戲迷們留下莫大的遺憾。
從H.R.Giger作品裡透出的毀滅感、神秘感、自虐以及死亡的氣息,激發了許多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並對哥特文化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在美國權威搖滾雜志評出的史上百張最佳唱片封面設計中,由H.R. Giger為Deborah Harry設計的專輯封面和為Emerson, Lake and Palmer樂隊設計的專輯封面名列其中。這兩張專輯在音樂和視覺上取得的成就,對於後來的哥特金屬(Gothic Metal)和黑金屬(Black Metal)樂隊深具啟發。
http://i.imagehost.org/0132/alhazred-f.jpg
死靈之書
克蘇魯神話中,有很多架空的魔法書(Arcaneliterature),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那本《死靈之書》(Necronomicon),阿拉伯的瘋狂詩人阿卜杜拉·阿爾哈薩德於公元730年所著。其中提到阿撒托斯(其後,舊日支配者們以腐壞、無定形的阿撒托斯為首領,與阿撒托斯一同棲身在全部無限中的黯黑之洞窟。瘋狂地敲打著看不到模樣的巨鼓,在長笛令人作嘔的、單調的音色,以及漫無目的、愚蠢盲目的蕃神們那不絕的嚎叫中,阿撒托斯置身於窮極的混沌之間,饑餓地撕咬著。)
其實克蘇魯神話(CthulhuMythos)是以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owerd·Phillips·Lovecraft)的小說世界為基礎,由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整理完善、諸多作者共同創造的架空神話體系。因此阿撒托斯之書只是小說家杜撰之物,並無多大意義。
這本書由西方恐怖小說鼻祖 H.P.拉夫克洛夫特( H.P.Lovecraft ) 的作品多次提及,並作為其小說大多數的線索。 這本書由阿拉伯狂人Abdul Al-Hazred寫就,記錄了早在人類之前統治地球的“舊日支配者”們的秘密。拉夫克洛夫特更詳細的描寫了以克魯蘇為代表的“舊日支配者”各自的習性與故事。他們如今沉睡地下,朝拜他們便能獲得各種黑暗力量——種種黑魔法。
究竟有沒有這本書?
按照歷史記載,的確有過類似書籍遭到不同時期權貴和宗教勢力的鎮壓銷毀。 而作者Abdul Al-Hazred生活在8世紀,他在8世紀早期考察了巴比倫及其南部地區,據說見到了一些古代城市遺跡,還從在沙漠中出入的人口中打聽到了無數恐怖故事。回到大馬士革後陷入癫狂狀態,寫下了這本《死靈之書》。神奇的是這本書沒有阿拉伯文手稿流傳,後來所有聲稱見過此書的人的版本都是拉丁文或希伯來文譯本。即便是這些抄本,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也紛紛在全球各大圖書館裡失蹤了。據說有的被納粹拿去研究,有的失竊。時至今日,沒有一家大圖書館的公開目錄裡有《死靈之書》這本書。
目錄: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