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現代性的哲學話語
原名: Der Philosophische Diskurs der Moderne
作者: (德)於爾根·哈貝馬斯
譯者: 曹衛東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中譯本,掃描版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書號: 9787806578216
發行時間: 2004年12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收錄了哈貝馬斯的十二篇講稿。它們是對於法國後結構主義激進理性批判的回應,同時也是對康德之後歐洲哲學主流全面而公允的評估。哈貝馬斯追蹤了導致我們當代處境的那些歷史轉折點,並通過與過去和現在諸多批評家和理論家的廣泛對話,試驗了他自己有關後現代話語之適當形式的觀點。關於喬治·巴塔耶、米歇爾·福科、雅克·德裡達和科爾內利烏斯·卡斯托裡亞迪斯的章節尤其值得關注,因為它們堪稱晚近德法思想之間相互影響的最早成果。
作者簡介:哈貝馬斯,生於1929年,先後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瑞士蘇黎士大學、德國波恩大學學習哲學、心理學、歷史學、經濟學等。1961—1964年任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1964—1983年任德國普朗克研究院科技世界生活條件研究所所長,1983—1994 年任法蘭克福大學哲學社會學教授,1994年退休。哈貝馬斯是當代西方重要的理論社會學家、哲學家,在德國乃至歐洲、北美的哲學和社會學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他的著作很多,幾乎每一本著作的出版都被視為哲學界的一件大事。他的主要著作有:《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1962)、《理論與實踐》(1963)、《知識與興趣》(1968)、《晚期資本主義的合法性問題》(1973)、《交往行為理論》(1981)、《交往行為理論(補充與論證)》(1984)、《現代性的哲學話語》(1985)、《後形而上學思維》(1988)以及《在事實與規范之間》(1994)等等。
內容截圖: 目錄:
作者前言
一 現代的時代意識及其自我確證的要求
(附:論本雅明的《歷史哲學論綱》)
二 黑格爾的現代性觀念(附:論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
三 三種視角:黑格爾左派、黑格爾右派和尼采
(附:論過時的生產范式)
四 肯入後現代:以尼采為轉折
五 啟蒙與神話的糾纏:霍克海默與阿多諾
六 形而上學批判對西方理性主義的瓦解:海德格爾
七 超越源始哲學:德裡達的語音中心論批判
(附:論哲學和文學的文類差別)
八 在愛欲論與普通經濟學之間:巴塔耶
九 理性批判對人文科學的揭露:福科
十 權力理論的困境
十一 走出主體哲學的另一條路徑:交往理性和以主體為中心的理性
十二 現代性的規范內容(附:論盧曼的系統理論對主體哲學遺產的接受)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