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先秦史十講
作者: 楊寬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書號: 7-309-04883-0/k-179
發行時間: 2006年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 《先秦史十講》撷選了楊寬先生一生學術著述中的若干名篇或名作片斷,全方位地展示了楊先生在先秦史研究領域的學術軌跡。書中既有其早年的成名之作,也有晚年對其所親歷的學術史的深刻反思,先秦史研究中的許多重要問題,如國家政權機構、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土地制度、禮儀制度、思想文化等內容在此得到了深入剖析和討論,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楊寬,1914年生於上海青浦白鶴江鎮。1936年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同年參與上海博物館籌建工作。1946年起任上海博物館館長,1953年任復旦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1960年調至上海社科院歷史所任副所長.1970年專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1986年赴美國邁阿密大學講學並定居,2005年9月1日去世。代表著作有《中國上古史導論》、 《墨經哲學》、《中國歷代尺度考》、《古史新探》、《呂氏春秋集釋》(與沈延國合作)、 《戰國史》、《西周史》、 《中國古代冶鐵技術發展史》、《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戰國史料編年輯證》、《楊寬古史論文選集》、《歷史激流——楊寬自傳》等。發表學術論文二百余篇。
內容截圖: 目錄:
1 中國上古的神話和傳說
對古史傳說的四點認識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綜論
2 西周中央政權機構
西周中央政權機構剖析
西周王朝公卿的官爵制度
3 周代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從分封制到郡縣制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度
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發展演變
4 農業生產和土地制度
中國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組織
戰國時期鐵農具的改革及其作用
5 周代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性質
反映“國野”對立的鄉遂制度
西周春秋的宗法制度和貴族組織
重新認識周代社會性質
6 周代的貴族教育和重要禮制
西周大學(辟雍)的特點及其起源
大 禮
7 古代都城與陵寢制度
周代都城布局的特點
先秦墓上建築和陵寢制度
8 先秦諸子中的幾個流派
墨家的世界觀及其與名家的爭論
陰陽五行家的起源和發展
呂不韋和《呂氏春秋》新評
9 古文獻的再認識
《穆天子傳》真實來歷的探討
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的史料價值
10 重要學術思潮和人物評論
三個新學派興起的巨大影響
顧颉剛先生和《古史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