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福柯與酷兒理論
原名: Foucault and Queer Theory
作者: 塔姆辛·斯巴格
譯者: 趙玉蘭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書號: 730108481
發行時間: 2005年03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米歇爾·福柯是法國後結構主義理論家中流言最多、毀譽參半的名人。而作為恐懼同性戀之產物的酷兒一詞現在被那些曾經自诩為男同性戀者或女同性戀的人自豪地使用。這二者之間究竟有什麼關系?
這是福柯關於性、權力和話語的理論與當前采納,修改乃至批判他的酷兒思想的新銳們的後現代遭逢。我們對性別、身份、性和文化政治的理解將在這些逾越式人物的激情碰撞吉得到根本改變。
《福柯與酷兒理論》的取勝之處在於,它對福柯的引人入勝的觀點,對酷兒文化在各方面提出的直言不諱的觀點及其發避孕藥,包括異性戀規范性、SM癖、執行、性倒錯、性別的終結,解放與差異,晚期資本主義以及艾滋病對理論和實踐的沖擊,做了簡潔而精當的介紹。
內容截圖:
目錄:
導讀 銷魂試驗與生存美學
性事關重大
福柯何許人也?
何為酷兒理論?
酷兒譜系
性、真理和話語
性科學
同性戀的建構
權力和反抗
對福柯的反應
福柯+?=酷和理論?
認同危機
我們就在這兒,我們是酷兒,習慣就好了
酷兒理論
酷兒福柯
異性戀與同性戀
越來越個人化
巴特勒之所見
酷和知識/酷兒執行行為
今天是酷兒理論,明天是明日黃花?
進一步閱讀書目
關鍵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