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浮生論學-李澤厚、陳明2001年對談錄
作者: 李澤厚
陳明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書號: 978-7508026039
發行時間: 2002年01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你可以不贊同他們的觀點,但他們對諸多人物的臧否卻坦白得讓人放心,沒有方框沒有隱諱,捧誰罵誰一目了然。正因此,書出版後麻煩也接踵而來……
李澤厚與陳明的對談錄,涉及哲學、歷史、文學、宗教等諸多方面。文風隨意,內中頗多新理論觀點和對現實文化狀態的見解。
內容截圖:
目錄:
李澤厚序
陳明序
一、主要毛病:缺乏原創性——巫:西方文化強調BEING,中國文化強調BECOMING的根源——這幾年 的稿費收入60萬。
二、少年得志 ——密歇根跳迪斯科——“這大概是第一次講,以前從沒講過……”——社群主義在美國有合理性,在中國則要警惕。
三、“想不到你陳明也走不出民族主義的誤區”——這二十年的思想進程可用四個“熱”概括:美學熱、文化熱、國學熱、西學熱——學生:最喜歡的、最欣賞的及最不欣賞的——面對批判。
四、五代以前不姓李,是曾國藩給定的——隔壁班上的女孩——A型性格,經常有挫折感——曾經革命;給彭遠懷送傳單——傷心一醉為表姐。
五、有人說我抄龔薇拉·施瓦茨——恩怨與印象:從朱學勤到顧准、陳寅恪、錢鐘書。
六、《原道》與啟蒙情懷——耿耿於懷張岱年——由《讀書》評獎說起:自由派不寬容、新左派不公正、基督徒不謙卑。
七、用儒家的情本體填充海德格爾的“深淵”——最喜歡的六位西方哲學家休谟居首——中國思想家中還是孔子第一。
八、最喜歡的中國文學家不是杜甫李白也不是屈原蘇轼,而是陶淵明——閒話種種。
九、這十年的得意之作:巫史傳統——從舊石器時代說起——不支持你的良好感覺
十、殊途同歸:西體中用與中體西用——我的東西就三句話:心理成本體、歷史建理性、經驗變先驗
十一、儒學四期,就是把中國文化的精神跟西方的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存在主義融合在一起——有了悲劇感對人生的理會更深刻
十二、儒學宗教化的基礎:天地國親師——儒學後馬克思主義——帶三樣東西去荒島:食品、圖書和女人
十三、餐桌碎語:鞏俐、陳魯豫與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