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美學三書
作者: 李澤厚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安徽文藝出版社
書號: 9787539617718
發行時間: 1999年1月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美國三書》收作者1979年後的美學專著三種。作者成名於五十年代的美學論戰中,被認為是三派之一。此三本則為作者美學思想在文革後的伸延,其特色是現代哲學觀念與傳統文化精神的融合。《美的歷程》是對中國數千年的文學藝術所作的鳥瞰式的宏觀美學把握,提出了諸如“龍飛鳳舞”“獰厲的美”“儒道互補”楚漢浪漫主義、“人的覺醒”、佛像雕塑、山水繪畫三品類等等重要觀念,發前人之所未發。《華夏美學》則從傳統理論出發,比前書更為深入地談論了華夏文化強調理欲交融的非酒神型特征。此兩書構成作者中國美學史的內外篇。《美學四講》是作者美學思想的系統論者,通過“積澱”“文化心理結構”等話,闡釋了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觀,構建起作者本人的人類學本體論哲學,回應了國外派哲學美學思想。
本書是李澤厚先生全面、系統地論述自己美學思想的專著。《美的力程》從宏觀鳥瞰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 (展開全部) 《美國三書》收作者1979年後的美學專著三種。作者成名於五十年代的美學論戰中,被認為是三派之一。此三本則為作者美學思想在文革後的伸延,其特色是現代哲學觀念與傳統文化精神的融合。《美的歷程》是對中國數千年的文學藝術所作的鳥瞰式的宏觀美學把握,提出了諸如“龍飛鳳舞”“獰厲的美”“儒道互補”楚漢浪漫主義、“人的覺醒”、佛像雕塑、山水繪畫三品類等等重要觀念,發前人之所未發。《華夏美學》則從傳統理論出發,比前書更為深入地談論了華夏文化強調理欲交融的非酒神型特征。此兩書構成作者中國美學史的內外篇。《美學四講》是作者美學思想的系統論者,通過“積澱”“文化心理結構”等話,闡釋了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觀,構建起作者本人的人類學本體論哲學,回應了國外派哲學美學思想。
本書是李澤厚先生全面、系統地論述自己美學思想的專著。《美的力程》從宏觀鳥瞰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華夏美學》概括描述了以儒學思想為主體的中華傳統美學的悠久歷史根源所包含的矛盾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美學四講》從[自然的文化]的觀點出發,提出文字與從類命運相關的連的前景[三書]旁征博引,見解獨到,引導讀者步入金碧輝煌的美學殿堂。
作者簡介: 李澤厚,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五四年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一九八八年當選為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一九九八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學拉。著有《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我的哲學提綱》、《中國思想史論》、《美學論集》、《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走我自己的路》、《世紀新夢》、《論語今讀》、《己卯五說》、《歷史本體論》等書。
內容截圖:
目錄:
美的歷程
華夏美學
美學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