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春秋左傳詞典
作者: 楊伯峻
徐提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中華書局
書號: 11018·1266
發行時間: 1988年11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繁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本詞典為楊伯峻、徐提兩位先生力作,對了解春秋左傳中的人名、地名以及事物等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介紹:楊伯峻(1909~1990)語言學家。原名楊德崇,湖南省長沙市人。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後歷任中學教員、馮玉祥將軍研究室成員、廣東中山大學講師、湖南《民主報》社社長、湖南省政治協商會議秘書處處長、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辦公室主任、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蘭州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華書局編輯、中國語言學會理事等。
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譯注方面。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研究方面,他著有《中國文法語文通解》(商務印書館,1936年)、《文言語法》(北京出版社,1956年)、《文言文法》(中華書局,1963年)、《文言虛詞》(中華書局,1965年)、《古漢語虛詞》(中華書局,1980年)、《春秋左傳詞典》(合作,中華書局,1985年)等。
其中《中國文法語文通解》一書,重點討論了虛詞。全書共12章,把古漢語虛詞與現代漢語虛詞綜合起來進行分類排比,旨在弄清楚虛詞的歷史情況,以便更好地運用現代漢語中的虛詞。書中對每個虛詞說明詞性,分析用法,並配有豐富的例句。在材料的取捨上,書中既有上古的語言材料,也有近代和現代的材料;既包括書面語的材料,也包括口語的實例,開始接觸到漢語語法的歷史研究。該書促進了古代漢語語法研究與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分野,成為當時的代表性作品。
《文言語法》一書是另外一部古漢語語法著作。共分3編:上編先交代文言語法的含義及編寫該書的目的,然後概述詞法與句法;中編分別講述各種詞類,其中提出了“小品詞”的概念。下編是句法的分析研究。是中學語文教學和閱讀古漢語作品的一部很好的參考書。
在古籍的整理、注釋和譯注方面,著有《列子集解》(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58年)、《孟子譯注》(中華書局,1960年)、《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81年)等。
其中以《論語譯注》一書影響最大,曾被香港、台灣翻印,日本的兩所大學用做教材。該書譯文明白流暢,注釋重字音詞義、語法規律、修辭規律、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的考證,結論在集古今學者之大成的基礎上頗多個人新見。這幾本譯注,成為古漢語教學與研究領域中不可多得的一大財富。
此外,他還著有《破音考略》(《國文周刊》1948年第74期)等論文。
徐提
內容截圖: 目錄:
春秋左傳詞典例言
筆畫索引
四角號碼索引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