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清代前期的小農經濟
作者: 史志宏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書號: 978-7500415435
發行時間: 1994年10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小農經濟(個體農民經濟)作為中國封建農業生產的基本形式,在清前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本書依據大量的第一手史料,從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各個方面研究了這一時期中國小農經濟的面貌和特點;對當時剛剛從傳統小農經濟中萌生出來的富裕農民經濟,也作了深入的探討。本書注重中西比較和定量分析,對清前期農民階級的構成、租佃關系、封建國家與農民的關系、農業生產水平和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估計、中國封建經濟結構與農業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關系等問題,都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對探索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提供了歷史的視角,因而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史志宏,北京市人,1049年生。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8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專業領域為中國經濟史,主要研究明清及近代農業史、財政史。發表過《從獲鹿縣審冊看清代前期的土地集中和攤丁入地改革》、《攤丁入地的過程和各地實施中的特點》、《清代前期農業的發展和不發展》、《中國傳統社會經濟結構與農業發展》等中、英文論文20余篇。
內容截圖: 目錄:
序
前言
上編 農民階級構成及階級關系的變化
第一章 農民土地所有制的發展
第二章 主佃間封建依附關系的松解
第三章 清王朝改革賦役制度、發展農業生產及保護地主收租的政策措施
中編 農業生產的發展
第四章 山區、邊區的開墾與耕地面積的增加
第五章 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產量的提高
下編 農民生產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及富裕
第六章 農民生產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第七章 富裕農民經濟的發展
後記
英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