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有閒階級論
原名: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作者: (美)凡勃倫
譯者: 蔡受百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中譯本,掃描版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書號: 4017-96
發行時間: 1964年08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繁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托爾斯坦·本德·凡勃倫(1857-1929)的橫空之作《有閒階級論》問世於100多年前。作者通過研究制度的起源,觀察社會上的經濟現象,尤其是上層階層的有閒特權與消費特征,來探討制度與經濟現象之間的奧妙關系。書中對社會現象、消費行為、人類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闡明了習慣、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類行為,以及人類行為的變化怎樣影響經濟。同時又從有閒階級的角度出發,闡明了這樣一個主旨:什麼是經濟人的本質?社會為什麼會產生有閒階級?“有閒”本身的經濟意義是什麼?
100多年過去了,相似的經濟現象在世界各地,包括經濟迅速發展的中國上演不衰,諸如人們對金融投資的熱衷,對教育文化的重視,對時尚品牌的追逐,對享樂主義的崇尚……這本百年經典同樣可以解釋今天你我身邊的經濟現象。
作者簡介:
托爾斯坦·本德·凡勃倫(Thorstein Bande,1857-1929),美國經濟學家、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制度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1899年,《有閒階級論》一經出版,就在社會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和反響。他所提出的“炫耀性消費”現象被冠名為“凡勃倫效應”,至今這部巨著無論在社會學領域還是在經濟學領域,思想魅力依然經久不衰,給予後人無數啟迪。凡勃倫出生於威斯康星州一個挪威移民家庭,受業於約翰·貝茨·克拉克、理查德·伊利、威廉·格雷厄姆·薩姆納等數位名師,於1884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的七年全力隱退。本書是他在隱退期間創作的,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制度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主要闡述了制度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觀點。
內容截圖:
目錄:
原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金錢的競賽
第三章 明顯有閒
第四章 明顯消費
第五章 金錢的生活水准
第六章 金錢的愛好准則
第七章 服裝是金錢文化的一種表現
第八章 工業的脫離與保守主義
第九章 古代遺風的保持
第十章 遺留到現代的尚武精神
第十一章 信賴命運
第十二章 宗教信仰
第十三章 非歧視性利益的殘存
第十四章 高級學識是金錢文化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