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漢字通用聲素研究
作者: 張儒
劉毓慶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
書號: 9787805984742
發行時間: 2002年04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繁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 本書的作者第一個提出了聲素和通用聲素的概念,分析出1300個聲素,又從先秦兩漢文獻的通用字中歸納出這些聲素的通用聲素,從而開辟出一條識別通用字的途徑。在分析漢字的聲素上,作者並不盲目尊崇《說文》。《說文》有誤的,作者根據古文字及前賢之說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析聲素。在利用異文識別通用字上,作者注意排除錯字、同形字、替代字、同義詞、避諱改字、以意改字。
作者介紹: 張 儒,1943年2月22日生於山西省左雲縣高廟村。1967年山西大學教育系本科畢業,1981年山西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研究生畢業。現為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漢語史碩士生導師,山西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音韻學會會員。
為本科生、碩士生講授古代漢語、訓诂學、《說文解字》研究、音韻學等課程。教學之余,從事文字、音韻、訓诂、語法等研究。代表作為《漢字通用聲素研究》。與同仁合著《古代漢語注釋商榷》、《古代漢語》、《曾國藩家書注釋》。在《中國語文》、《語文研究》、《文獻》、《山西大學學報》等雜志上發表論文近20篇。《關於竹書帛書通假字的考察》、《日母歸泥再證》、《邪母古讀再考》、《心母三源》、《也說疑問句尾的“為”》等論文社會反響較大,受到了同行專家的好評。
劉毓慶,山西省洪洞縣人。1981年山西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86年晉升副教授。1996年晉升教授, 同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先秦兩漢文學博士學位。1999年7月畢業,獲博士學位,返回山西大學任教,任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所長。2001年出任山西大學文學院院長。
劉毓慶教授的主要學術著作有《古樸的文學》(37萬字)、《朦胧的文學》(35萬字)、《澤畔悲吟──屈原:歷史峽谷的永恆回響》(近10 萬字)、《雅頌新考》(21萬字)、《詩經圖注》(國風)(約40萬字)、《詩經圖注》(雅頌)(約50萬字)、《從經學到文學——明代詩經學史論》(約 35萬馀字)、《詩經百家別解考》(國風部分,與人合作,第一作者,110萬字)《圖騰神話與中國傳統人生》(33萬字)、《歷代詩經著考》(先秦-元代部分)《漢字通用聲素研究》(與人合著,第二作者,180萬)、《詩義稽考》(合十冊)、《歷代詩經著考》(明代部分)、《上黨地區神農氏傳說與華夏文明起源》等十幾部專著。曾在《文藝研究》、《文學評論》、《文學遺產》、《中國語文》、《民族文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文史哲》等國內外刊物發表文章百余篇。
現為山西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國學研究院院長。社會兼職有:山西省古典文學學會會長、中國詩經學會副會長、中國屈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辭賦學會、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籌)等會理事等。
內容截圖: 目錄:
總序
序言
凡例
聲素檢字表
疑難字聲素檢字表
正文目錄
正文
附錄:關於竹書帛書通假字的考察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