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作者: 梁漱溟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書號: 9787100020473
發行時間: 1997年07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初版於1922年,是梁漱溟新儒學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礎。全書共五章,主要包括了本體論、認識論、文化觀、歷史觀和倫理學思想五個部分內容。作者將西方的非理性注意和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相結合,對東西文化加以比較,極富開創性和啟發性。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原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學歷計經過家塾、中西小學堂、啟蒙學堂、順天中學,至1911年中學畢業而止,其後皆自學。畢業後即參加同盟會,從事革命活動,又任《民國報》記者。1917—1924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其後致力於社會運動,先後參加河南村治學院工作 (1929),創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1931)。抗日戰爭期間,奔走國事,為謀求國共兩黨團結抗日,1940年參與發起中國民主同盟,隨後赴香港創辦《光明報》。1946年作為民盟代表,參加舊政協(重慶),參預國共和談。解放後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常委等。主要著作計有:《印度哲學概論》(1919)、《東西文化及其哲學》(1921)、《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1932)、《鄉村建設理論》(1936)、《朝話》(1936)、《中國文化要義》(1949)、《人心與人生》(1984)、《東方學術概觀》(文集,1986)、《我的努力與反省》(文集,1987)、《禮記大學篇伍嚴兩家解說》(1988)等。
內容截圖:
目錄:
第三版自序
第八版自序
附錄《人心與人生》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如何是東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上)
第三章 如何是東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下)
第四章 西洋中國印度三方哲學之比較
第五章 世界未來之文化與我們今日應持的態度
補遺
自序
著者告白一
著者告白二
1980年著者跋記
附錄一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導言
自序
附錄二 我對人類心理認識前後轉變不同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