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社會心理學
作者: 阿倫森
譯者: 侯玉波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第五版·中文第二版
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書號: 9787501956395
發行時間: 2007年1月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簡介 本書作者都是美國傑出的社會心理學家,第一作者Elliot Aronson教授是美國心理學會(APA)成立110多年來唯一包攬傑出寫作獎、教學獎和研究獎這三個主要獎項的心理學家。
本書凝聚了作者們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內容全面完整、系統連貫,涵蓋了社會心理學的基本問題和研究方法,以及個體對社會和自我的認識、個體態度和從眾行為、團體過程和人際溝通、親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等社會心理與行為特征,反映了在健康、環境、法律等領域中社會心理學的應用價值。
本書的特點在於詳盡描述了社會心理學的經典研究和當代前沿進展,從解決現實問題的角度出發開展研究,從人們身邊發生的故事中闡發深奧的理論。閱讀本書,讀者既能領略社會心理學豐富的研究內涵,又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生和社會。
作者簡介 埃裡奧特·阿倫森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社會心理學家之一。2002年他當選世紀百名最傑出心理學家之一。他現是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名譽教授和斯坦福大學的特邀訪問教授。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們生活在反猶太情緒嚴重的街區,而我們是那裡惟一一家猶太人。我不得不在每天傍晚的時候去猶太學校。我是這個街區中惟一一個去猶太學校念書的少年,這使我很容易地成為街區中一些年紀較大的惡棍的攻擊目標。在天黑以後從猶太學校回家的路上,我經常被游蕩的歹徒搶劫,他們還高喊著反猶太的侮辱性的字句。我非常清晰地記得,在被一頓暴打之後我坐在圍欄上,為流血的鼻子或撕破的嘴巴止血,我為自己感到難過,並且很想知道這些小孩為什麼會如此討厭我,即使他們根本就不認識我。我思考著,那些小孩到底是被教育成憎恨猶太人的,還是由於某種原因,他們天生就是那樣。我想知道他們的憎惡是否能被改變——如果他們多一點了解我,他們會不會就不那麼恨我了呢?我反思了自己的性格。如果情況正好相反——也就是說,如果我比他們塊頭更大、身體更強壯的話,我會沒有什麼原因地把他們痛打一頓嗎? 當然,那時候我並沒有意識到,但最終我發現這些都是很深刻的問題。大約30年後,作為一個社會心理學家,我很幸運地得到一份工作,它使我能夠回答其中一些問題,並創造一些技術來減少這種使我成為一名受害者的偏見。
目錄:
第1章 社會心理學導論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社會影響的威力
構建從何而來:人性的基本動機
社會心理學與社會問題
摘要
思考題
第2章 研究方法論
社會心理學:一門實證科學
假說和理論的形成
觀察法:描述社會行為
相關法:預測社會行為
實驗法:回答因果問題
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
社會心理學的倫理問題
摘要
思考題
第3章 社會認知
自動化:低付出思維
控制性社會認知:高努力水平思維
重返阿默多·迪阿諾案件
摘要
思考題
第4章 社會知覺
非言語行為
內隱人格理論:填補空白
因歸歸因:回答“為什麼”的問題
相關鏈接 瑪莎·斯圖爾斯:控制女王還是替罪羊?
文化與歸因
相關鏈接 東西方歸因
我們進行歸因和形成印象的准確性有多高
摘要
思考題
第5章 自我認識
自我的本質
通過內省來認識自己
通過內省來認識自己
通過觀察我們的行為來認識自己
相關鏈接 父母應該如何贊揚孩子?
通過他人認識自己
印象管理:世界是個大舞台
摘要
思考題
第6章 為我們的行為尋找理由的需要
保持一個穩定、正面的自我形象
相關鏈接 奧薩姆·本·拉登利用了失調嗎?
自我合理化主題下的變式
為什麼有些人願意保持糟糕的自我形象
關於失調的最後幾點思考:從錯誤中學習再探天門教事件
摘要
思考題
第7章 態度與態度的改變
態度的本質與根源
態度是如何改變的
抗拒說服信息
……
第8章 從眾行為
第9章 團體過程
第1O章 人際吸引
第11章 親社會行為
第12章 攻擊行為
第13章 偏見
第14章 社會心理學與健康
第15章 社會心理學與環境
第16章 社會心理學與法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