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法國人
作者: [英]西奧多.澤爾丁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書號: 753272009
發行時間: 1998年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https://www.ed2k.online/tushu/UploadFiles_2708/201707/2017071012434103.jpg)
西奧多·澤爾丁,英國人,在牛津大學作教授,對法國近現代史素有研究,也許是旁觀者清,西奧多對法國社會也有著精辟獨到的見解。但他不僅是個出色的學者,也是個很有才情的作家,他那種觀察入微的寫作本領和細致诙諧的筆觸,曾被看作是“當代巴爾扎克”,而能獲得這一殊榮,靠的正是這本《法國人》。法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費加羅報》曾說:《法國人》是一部非常偉大的歷史著作,《時代》雜志更認為這是世界上關於法國人最權威的作品,《新政治家》也以之為近四十年來同類書籍中最有興味的一本。
《法國人》的作者———西奧多·澤爾丁———是個英國人,在牛津大學做教授,對法國近現代史素有研究,也許是旁觀者清,西奧多對法國社會也有著精辟獨到的見解。法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費加羅報》曾說:《法國人》是一部非常偉大的歷史著作,《時代》雜志更認為這是世界上關於法國人最權威的作品,《法國人》到底怎麼描述,又描述了什麼樣的法國人呢?
《法國人》譯本一共有29章,分六編,每一編的題目都是用“怎樣”、“如何”、“為何”等問句形式,看上去更像什麼指南或手冊。不過,有的疑問式標題似乎跟內容並不怎麼相符,比如第二編“如何賞識法國人”,這一編主要講的是法國人的親情、愛情、婚姻等,跟“如何賞識”並沒有明顯的關聯。拋開這些略顯牽強的標題,作者寫作《法國人》就像在塑造一尊栩栩如生的法國人像,法國人的人生態度、事業、教育、信仰等是軀干、主腦,而書中的大量訪談,就是組成血肉之軀的材料。這些包羅萬象的對話素材,都是作者通過對各個階層的實地訪查得來的。翻開《法國人》,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杜邦先生”(法國人的诨號)在講述著自己的感受和經歷。這些敘述直截了當,平易通俗,多是“小人物”的苦樂酸甜。
似乎描寫法國人特性一類的書籍特別多,隨便就能舉出好幾種,比如阿蘭·佩爾菲特的《法國病》、費爾南·布羅代爾的《法蘭西特性:人與物》、讓·納多的《六千萬法國人不可能錯》,還有較早出的《法國人,你是誰?》。這些作者有法國人自己,也有英國、加拿大等外國人。為什麼法國人就這麼耐人琢磨?我們還是得引用德國圖霍爾斯基的一句話:“法國人是西方的中國人。”在西方世界裡,法國人的確比較另類和特殊。法國人偏好專制、缺乏合作精神、懶散、不負責任等標簽性的特征,在上述各種著作中都有提及,而且有的是痛責、批評,甚至諷刺。但在西奧多·澤爾丁的溫婉筆調中,我們看到的法國人卻是另一種平和的、略顯瑣碎的,活靈活現的法國人。他們跟我們一樣,有的精打細算、有的慷慨大方、有的樂天知命、有的不屈不撓。他們也一樣彼此相親、介紹對象。要說法國人,你到底是誰?看了《法國人》以後,你仍舊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是,你一定會感歎:哦!原來這就是法國人!並會心地一笑。
作者在第一章就說過:越是想證明自己如何特殊,越是達不到目的。6200萬人口,照理有6200萬個法國人,所以,西奧多壓根就沒打算重復那些陳詞濫調,更沒打算給法國人下個定義。法國人的情感和外貌下的底蘊是難以言傳的,就像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林妹妹,一百個讀者中,會有一百種法國人。而這正是西奧多·澤爾丁的目的:通過閱讀《法國人》,作者只希望讀者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如果你對《法國人》與法國人感興趣,那麼也只能手持一卷,親歷其中:何為而飲酒,心與“法”人游了。
本資料來自互聯網,限個人測試學習之用,不得用於商業用途,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
目錄:
第一編 典型的法國人為何難以碰到
第二編 如何賞識法國人
第三編 怎樣跟法國人競爭打交道
第四編 怎樣了解法國人的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