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斗爭
作者: [美]胡素珊
譯者: 王海良
金燕
胡禮忠
許立冰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中國青年出版社
書號: 7500625197
發行時間: 1997年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胡素珊(SuzannePepper),美國學者。1972年獲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學位。現長期居住香港,從事中國問題特別是中國教育問題的研究和寫作。除本書外,著有:《中國的大學》(1984),《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教育改革》(1990),《激進主義與20世紀的中國教育改革》(1996)。《劍橋中國史》第13卷(中華民國部分)有關中國內戰的篇章便出於她的手筆,她還為《劍橋中國史》第14、15卷(中華人民共和國部分)撰寫了有關教育問題的三章。
這本出色的學術著作是對1945-1949年中國內戰期間國共兩黨政
治沖突的權威記錄。作者將此書分為大致相等的兩部分。第一部分論述國民黨之所以在大陸崩潰的種種弱點,第二部分論述導致共產黨最終奪取政權的優勢所在……這本書是對我們有關中國現代史知識的最重要的補充,是這一領域的必讀著作。
――美國《亞洲研究》
那些對內戰時期的中國,對中國的政治組織,對剖析政治權力的
基礎感興趣的讀者,不可不讀此書。
――美國《亞洲事務》
本書是一個重要的貢獻。胡素珊公允地、充滿智地分析了國民
黨失敗和共產黨勝利的原因,她並不滿足於以簡單的因果關系進行解釋,而是在中國內戰的各個層面上對兩黨進行比較:它們與學生和知識分子的關系,土地改革的措施,對工業的管理,財政措施等等。她的論述基於對政策文件的認真剖析和對政策實際實施及其影響的綜合考察,因此產生了這樣一本對中國的內戰首次作全面的令人信服的記敘的著作。
――美國《選擇》
胡素珊引人入勝地敘述了蔣介石和國民黨政府如何在不到四年的
時內間完全輸給共產黨的過程。這主要不是一段軍事斗爭的歷史,這是一段政治斗爭的歷史。國民黨的腐敗與無能最終使各階層的民眾起來反對它,在論述這一歷史黑白點的政治斗爭方面,可能不會再有比這本更好的著作了。
――《美國政治科學評論》
本資料來自互聯網,限個人測試學習之用,不得用於商業用途,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
目錄:
第一部:國民黨統治末期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結局的起點:接受日本投降
第三章 反戰學潮
第四章 經濟弊政的政治代價
第五章 怨聲載道:知識分子對國民黨的評判
第二部:共產黨取而代之
第六章 知識階層對中共的評判
第七章 重新土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