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復旦大學光華傑出人文學者講座:王汎森院士:執拗的低音
課程類型: 歷史學
學校: 復旦大學
主講人: 王汎森院士
發行日期: 2011年03月22日
地區: 大陸
對白語言: 普通話
文字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總題為《執拗的低音》的系列講座,共分四講,內容主要是王汎森教授對史學視野的一種再思考。在近代中國,當新的思想典范逐漸占據歷史舞台時,有不少帶有傳統色彩的學術論述被推擠到歷史邊緣,這些思想、論述、視野及方法,值得重新加以檢視。“執拗的低音”借用日本學者丸山真男的詞語,但這不是復古,而是回到各種論述的起點去重加審視,了解是不是有獲得一筆新學術資源的可能。
主講人 王汎森院士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為台灣中研院院士,中研院副院長,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英國皇家歷史學會通信會士。學術領域:思想史、學術史及史學史研究。著作有《章太炎的思想》(時報出版公司,1985);《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允晨出版公司,1987);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晚明清初思想十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三聯書店,2008)。
第一講 《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 本講包括若干主題,如重新檢討近代中國激進思想下各種互相競爭的論述、對“史家的邏輯”與“事件的邏輯”的思考、對歷史人物“有限理性”(bound rationality)的思考等。
2011年3月22日
第二講 《執拗的低音:“心力”與“破對待”》本講將以《仁學》為例,說明新奇的自然科學概念如何轉化了傳統的道德語匯、“心力”與主觀能動性的塑造,宇宙道德共同體的追求,並說明新的價值追求如何改變學術的視野。
3月24日14:00—16:00
第三講 《執拗的低音:王國維的“道德團體”論》近代的新史學強調:史學研究不應受傳統道德仁義的束縛。歷史與道德、歷史與倫理成為一種過時的關懷。本講探討王國維“道德團體”說的觀念來源,並討論“歷史”與“倫理”等相關問題。
3月28日14:00—16:00
第四講 《執拗的低音:“風”一種被忽略的史學觀念》在近代中國,新史家通常宣揚“歷史者,敘述人群進化之現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梁啟超)。本講則想檢視一種被忽略的史觀,它強調歷史是一種“察勢觀風”之學。
3月30日14:00—16:00
網易公開課之執拗的低音(鏈接地址):
復旦大學光華傑出人文學者講座:王汎森院士:《執拗的低音》
查看當前資源的源(http://ed2k.shortypower.org - 情況):
下載時,優先選擇多源的服務器.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視頻預覽:
第一講 《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
第二講 《執拗的低音:“心力”與“破對待”》
第三講 《執拗的低音:王國維的“道德團體”論》
第四講 《執拗的低音:“風”一種被忽略的史學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