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傳統與變遷-江浙農民的社會心理及其近代以來的嬗變
作者: 周曉虹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書號: 9787108012258
發行時間: 1998年12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 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中國沿海發達地區的農村社會經濟和廣大農民的思想、心理、行為、思維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本書根據大量史料和實地調查對此作了深入、細致的分析, 特別是對“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的比較研究,提出了許多啟人思索、令人信服的觀點。政策制定、經濟管理或社會科學研究諸多部門的讀者,通過本書都將對中國沿海農村社會與經濟的走勢有一個較全面、清晰的了解。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對中國農村和農民問題的研究,歷來是中外學者所關注的重大課題。
本書首次系統考察了近代以來尤其是1949年後,隨著江浙農村經濟、社會結構的變化,江浙農民的社會心理發生的明顯嬗變。這無論在社會史領域還是在社會學領域,都稱得上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研究。本書的出版,填補了社會史研究的一項空白,對認識中國近代社會、認識中國農村,都將具有積極的意義。
作者簡介: 周曉虹 1957年出生於杭州。自1977年起先後考入南京醫學院醫學系、南開大學社會學系和南京大學歷史系,並分別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所長,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已出版專著《現代社會心理學》(上海,1997)、《現代社會心理學史》(北京,1993); 譯著《薩摩亞人的成年》(台北,1990)、《社會學習理論》(台北,1995)、《人格,文化的積澱》(長春,1989)、《社會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貴州,1991)等。另在《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歷史研究》、《社會學研究》和《讀書》等雜志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
內容截圖: 目錄:
致謝
第一章 中國農民的心理世界:一種社會史或心態史的研究
第二章 傳統及其對農民行為的塑造
第三章 接觸現代:壓力、困境與選擇
第四章 徘徊於傳統和現代之間
第五章 劇變,或向現代的進一步邁進
第六章 結語:比較與前瞻
主要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
人名索引
出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