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火螢與金魚
作者: 包蕾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影印版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書號: R10118-182
發行時間: 1979年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後記
去年秋天,在廬山參加全國少年兒童讀物座談會時,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編輯同志建議我將過去所寫的童話選出一些來匯編成冊,我欣然答應了。待到回來收集整理時,卻遇到很多困難。不單解放前寫的東西散失已盡,就連解放後的,在“四人幫”的浩劫之下,也已所存無幾。再則翻閱這些舊作,很多幼稚可笑,極不象樣,要不要修改重寫呢。
收集的工作,總算得到同志們的幫助,找到了解放後發表的一些東西,其中有的還是朋友們從圖書館中借來,手抄寄我(如“火螢與金魚”),盛情可感。於是,勉強湊成十余篇,加上新近寫的幾篇,共十七則,算是可以交代了。至於修改問題,我想“不悔少作”,一仍其舊了,也可以看出一些時代的烙印罷。
這裡所收集的大都是些動物故事,正是發表在被“四人幫”批判為“動物古人滿天飛”的時代,據說是毒害了多少兒童,現在看來,動物故事也還是要得的。有沒有受到毒害,受了多少毒害,那讓當時還是兒童,現在已是成人的讀者來回答吧。兒童喜歡擬人化故事,是他們的年齡特征,這絕不會“把人降低到動物約水平”,也不會把人變成小狗、小貓。林彪、“四人幫”一伙從兒童手裡搶走了童話,這是對少年兒童的殘酷迫害。他們要把少年兒童改變成文育加流氓,以便於他們的法西斯統治,這倒是他們的惡毒用心。當時,童話是無法寫的。大約是七四年,在朋友們的“慫恿”下,我和朋友合作改寫了“龜兔賽跑”的老童話,就被戴上了“提倡爬行主義”、“錦標主義”、“反對友誼第一”、“影射蝸牛事件”等等的大帽子,險罹大禍。粉碎“四人幫”以後,我又開始寫童話,而且寫得很起勁,以此來作為對“四人幫”迫害的回答。這本集子的出版,多少也帶有這種意思在內。我硬是要寫嘛。
這本集子中,篇目的安排並沒有完全按照發表時間的先後,而主要是以相似的類別。對不同的題材,我試圖摸索不同的寫法,得失如何,有持於同志們的批評指正。
對熱心為這本集子精心作插圖的韓伍同志,以及許多幫助過我的同志,在這裡,並致謝意。
包蕾
1979年4月
內容截圖: 目錄:
小金魚拔牙齒
理發的故事
鹦哥學人話
小兔子“我知道”
小咪和毛線球
小山羊歷險記
小汪汪
小白鴿飛向天安門
馬和鲫魚賽跑的故事
豬八戒吃西瓜
豬八戒探山
豬八戒學本領
豬八戒回家
火螢與金魚
石蟹
能說會道的狐狸
馬蹄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