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達洛衛夫人 到燈塔去
作者: (英)伍爾夫
譯者: 孫梁等
圖書分類: 紀實文學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英)伍爾夫
書號: 7532701654
發行時間: 1988年05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沉默—亦即從書寫的文句裡,感知未曾言明的含涵,是伍爾夫夫人作品中的另一種語言。經由沉默,明確單純的語義已然不存,取而代之的是語言中無以道盡的空隙。《達洛衛夫人》以及《到燈塔去》兩部小說的精華正是語言在作品中留下的無數空隙。以讀者觀之,空隙的存在成了測試他閱讀作品能力的標准。介入空隙或被空隙淹沒,取決於讀者鑒賞作品的潛能。
作者簡介: 弗吉尼亞·伍爾夫 (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 是一位英國女作家和女權主義者。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伍爾夫是倫敦文學界的一個象征。出生於倫敦的伍爾夫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在結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亞·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在1895年,她的母親去世之後,她也遭遇了第一次的精神崩潰。後來她在自傳《片刻的存在》(Momen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內薩·貝爾(Vanessa Bell)曾遭受其後母兒子(無血緣關系)喬治和傑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在1904年她父親萊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編輯和文學批評家)去世之後,她和瓦內薩遷居到了布盧姆斯伯裡(BloomsBury)。
她在1905年開始以寫作作為職業。剛開始是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寫作。在1912年她和雷納德·伍爾夫結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務員、政治理論家。她的第一部小說《The Voyage Out》在1915年出版。
普遍認為伍爾夫是引導現代主義潮流的先鋒;她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和同時也是現代主義者。她大大地革新了英語語言。她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裡的潛意識。有人在一篇評論裡講到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造性至今仍然產生很大的影響。
內容截圖: 目錄:
論伍爾夫以及《達洛衛夫人》
達洛衛夫人
到燈塔去
關於《到燈塔去》
本資料來自互聯網,限個人測試學習之用,不得用於商業用途,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