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的裡雅斯特:無名之地的意義
作者: [英]簡·莫裡斯
譯者: 蘇靜濤
於曉冰
圖書分類: 散文隨筆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清晰掃描版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書號: 9787308071994
發行時間: 2010年02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的裡雅斯特:無名之地的意義》內容簡介:就是這樣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對我卻有種特別的吸引力。與友人談話的間隙,我時常能感受到的裡雅斯特的神秘召喚。根據《聖經》的說法,話語間隙的靜谧預示著天使的翩然降臨。《聖經》中的天使,是上帝派來拯救受難耶稣的使者,而我的天使,卻引領著我無數次重回的裡雅斯特。
……
撫今追昔,發覺的裡雅斯特的命運總是如此地多舛。它似乎永遠都處在天堂與地獄交界的靈薄獄(Limbo),永遠都要承受無法預知的殘缺。和這座城的緣分,貫穿了我的大半生。並且在冥冥之中,我依然堅信,在有生之年裡的裡雅斯特仍然會有意想不到的大辜發生。
的裡雅斯特,吞噬了我的肝髒! ——詹姆斯•喬伊斯
的裡雅斯特是個美麗的地方,這裡的子民多哲思,這裡的落日閃耀著金色的余晖。這裡教堂的鐘聲也莊嚴肅穆。 ——馬塞爾•普魯斯特
它(《的裡雅斯特》)寫進不少歷史及風土人情,旁及若干文士和作曲家的趣事逸聞,頗有讀趣,意識流小說大師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曾居於此,其名著亦是少數以“普通英文”寫成的《一位青年藝術家的肖像》,便於此地寫成。 ——林行止
說到英國人的游記,誰又寫得過莫裡斯(Jan Morris),葵裡斯筆下的歐洲,是百年英國旅行散文的極品……讀莫裡斯的游記,會驚訝於他心細如塵的觀察,他的筆墨如最細膩的幾根琴弦,會在讀者引起繞胸三月的杜比回響。 ——香港文人 陶傑
讀完這本書,我希望能讀一遍所有莫裡斯寫過的書。寫作深度固然和天賦有關,也同樣與作者的生存困境有關。這兩個條件,不管幸與不幸,她兼而有之。 ——林達
莫裡斯簡直可以說就是為寫作游記而生的,她總能將心底撲朔迷離的情愫化作筆端行雲流水一樣的散文。 ——Booklist
作者簡介:簡·莫裡斯,集
詩人、小說家、旅游文學作家於一身,1926年出生於英國克利夫登。曾擔任《泰晤士報》、《衛報》記者,後專事寫作。著作超過三十部,除了有關英國的名作《大不列顛治下的和平》三部曲外,還有關於牛津、曼哈頓、悉尼、威尼斯、香港、西班牙和威爾士的記述;小說《哈弗的最後來信》(Last Letters from Hay)曾入圍英國布克文學獎。2008年1月,莫裡斯被《泰晤士報》評選為
二戰後英國最偉大的十五名作家之一。
內容截圖:
======本資源雖是從互聯網上搜集得來,但僅供愛好者絕對非商業性及牟利的研究討論試用,請於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發布者強烈BS轉貼之後的“賺分”行為;喜歡的讀者,請購買正版予以支持。如版權所有者認為此行為損害了您的利益,請及時聯系,發布者將竭盡所能做出處理=======
P.S.:已封禁吸血型客戶端。
上傳只有區區50Kb,請下完的朋友們把文件多留在incoming文件夾一段時間幫忙作源,謝謝。
目錄:
序言 天使降臨
第一章 山麓之城
第二章 初識的裡雅斯特
第三章 懷想帝國
第四章 樂聲缥缈
第五章 翰墨之鄉
第六章 命運多舛
第七章 碼頭車站
第八章 集中營一夜
第九章 民族大熔爐
第十章 國籍=扯淡
第十一章 愛欲糾結
第十二章 荒蠻地帶
第十三章 雙翼飛機與蒸汽船
第十四章 前路茫茫
第十五章 百年之後
第十六章 無名之地
結語 穿過我的墳墓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