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哥倫比亞的倒影
作者: 木心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書號: 7563358242
發行時間: 2006年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姗姗來遲,畢竟還是來了。木心,被陳丹青(《退步集》作者)尊稱為“吾師”的前輩,《南方周末》專版評論並由陳子善、陳村、何立偉等名家共薦的文學大師。
木心是個“異數”,雙重性質的“異數”。木心自身的氣質、禀賦,落在任何時代都會出類拔萃,而偏偏落在最宿命地湮沒個人才具的歷史時期,本是注定了要枯萎夭折的,但他存在,而且成熟,沉默幾十年,終於揚名海外。專題評論木心的文學活動,是後事,是大事,是盛事。
他的文字,是那麼樣的一種富有人類感情與文化表情的中國漢字,優雅、從容、洗練、蘊藉,極為講究。洋粹他也懂,國粹他也懂,但他不是簡單的中西合璧,弄出個“三明治”來,就像他用水墨來描畫他的風景,他是用純粹的中文書寫思維,來表述他對世界的體認與感懷。
木心寫過一則談張愛玲的隨感,因為沒有點名,只寫“她”,不大為人知。“她是亂世的佳人,世不亂了,人也不佳了。”起首就石破天驚,木心對張愛玲的點評可謂一針見血。
驚異於他的熨帖。他也用悍婦般的奇字,但不怪。他的文字有節奏,一讀就發現標點的重要。他可以東一個棋西一個棋地走,到後來平平服服。
我這輩子讀過無數中文,結識許多作家,至於業余愛好寫作的文友更知道得無邊無際,毫不誇張地說,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見到的依然活著的中文作家中最是優美、深刻、廣博。一不留神,堆積在我們周圍的“大師”太多了,時不時還要諾貝爾一下。真正熱愛中文的朋友,讀讀木心吧,他們立刻矮下去癟下去並好笑起來。我日前破例看電視,拍的是上海的作家。看的時候不由歎氣,如果木心仍在上海,哪裡輪得到我等說嘴?
目錄:
上 輯
九月初九
童年隨之而去
竹 秀
空 房
論美貌
遺狂篇
同車人的啜泣
帶根的流浪人
兩個朔拿梯那
林肯中心的鼓聲
哥倫比亞的倒影
明天不散步了
下 輯
上海賦
從前的從前
繁華巅峰期
弄堂風光
亭子間才情
吃出名堂來
只認衣衫不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