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廢名散文選集
作者: 廢名/著
馮健男/編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百花文藝出版社
書號: 9787530604809
發行時間: 2004年08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作者簡介: 廢名(1901~1967)原名馮文炳,於1901年11月9日生在湖北黃梅,家境殷實,自幼多病,童年受傳統私塾教育,13歲入學黃梅八角亭初級師范學校,1917年考入國立湖北第一師范學校,接觸新文學,被新詩迷住,立志“想把畢生的精力放在文學事業上面”。畢業後留在武昌一所小學任教,期間開始與周作人交往。1922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英文班,開始發表詩和小說。在北大讀書期間,廣泛接觸新文學人物,參加“淺草社”,投稿《語絲》。1925年10月,廢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竹林的故事》。1927年,張作霖下令解散北大,改組京師大學堂,廢名憤而退學,卜居西山,後任教成達中學。1929年,廢名在重新改組的北平大學北大學院英國文學系畢業,受聘於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任講師。次年和馮至等創辦《駱駝草》文學周刊並主持編務,共出刊26期。此後教書,寫作,研究學問,抗日戰爭期間回黃梅縣教小學,寫就《阿賴耶識論》。1946年由俞平伯推薦受聘北大國文系副教授,1949年任北大國文系教授,1952年調往長春東北人民大學(後更名為吉林大學)中文系任教授,1956年任中文系主任,先後被選為吉林省文聯副主席,吉林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吉林省政協常委。1967年10月7日,因癌症病逝於長春。
關於筆名的來歷: 廢名在1926年6月10日的日記寫道: “從昨天起,我不要我那名字,起一個名字,就叫做廢名。我在這四年以內,真是蛻了不少的殼,最近一年尤其蛻得古怪,就把昨天當個紀念日子罷。” 內容簡介:每集作品前均冠以萬字以上的評論性序言,簡單介紹作者生平,並結合本書所選散文,分析評介其藝術特色及創作發展的道路和影響。
內容截圖: 目錄:
序言
洲
萬壽宮
芭茅
碑
沙灘
菱蕩
棗
墓
今年的暑假
《淚與笑》序
《古槐夢遇》小引
北平通信
談用典故
五祖寺
黃梅初級中學同學錄序三篇
樹與柴火
散文
教訓
打鑼的故事
放猖
工作
我怎樣讀論語
關睢
行露
匏有苦葉
杜甫與陶淵明
《廢名小說選》序
馮文華烈士傳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