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山楂樹之戀
作者: 艾米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書號: 9787539926605
發行時間: 2008年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 《山楂樹之戀》是以本書主人公靜秋在1977年寫的一個類似回憶錄的東西為基礎寫成的,敘事是艾米加上去的,對話大多是靜秋原文中的。
1977年是中國在“文革”後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一年,靜秋那時已經頂職參加了工作,在L省K市八中附小教書,她也報了名,准備參加高考。
她那時的生活已經比頂職前不知好了多少倍了,這次又有幸能報名參加高考,這使她想起老三曾經用來安慰她的那些話,說她會從農村招回來的,說“天生我材必有用”。
可惜的是,當老三的預言一個接一個開始成為現實的時候,老三卻成了一個美麗的夢想。睹景思人,靜秋開始寫回憶錄,以紀念她跟老三一起度過的那段時光。
後來她把老三的故事寫成一個三萬字左右的小說,寄給了《L省文藝》。她那時甚至不知道投稿應該寫在格子紙上,就用一般的橫條信紙寫了,寄了出去。
那篇小說被退了回來,編輯評價說:“文筆細膩,風格清新……但人物缺乏斗爭性……”,叫她按編輯的意見改寫後再寄回《L省文藝》。靜秋沒有改寫,一是因為忙於應考,二來她寫那篇小說是為了紀念老三,如果按編輯要求改動,老三就不成其為老三了,即便發表了,也沒有意義了。後來,盧新華的《傷痕》發表,中國文壇進入“傷痕文學”時期。艾米的父親開玩笑說,可惜《L省文藝》的編輯膽子太小,不然靜秋的那篇小說可以代替《傷痕》,被寫進中國文學史了。
十年後,靜秋離開K市到L省的省會去讀書,再後來她妹妹出國,媽媽和哥哥相繼移民,家裡的東西都扔掉了。那篇退稿也早已不知扔到哪裡去了,但這篇寫在一個日記本裡的回憶錄被她媽媽保存下來,帶到了加拿大。
艾米在參與寫完《致命的溫柔》後,就經常收到網友的悄悄話或跟帖,建議她寫寫靜秋的故事。那時艾米還不知道靜秋的這段故事,只知道另外幾段,於是經常“威脅”靜秋,說要把她的故事寫出來,但她都沒有同意。
今年春節時,靜秋帶她的女兒Sara到艾米家來玩,帶來了那個日記本,讓艾米挑一些寫出來,紀念三十年前的那段故事。
於是就有了《山楂樹之戀》。
作者簡介: 艾米,女,2005年開始在文學城連載紀實性長篇故事,著有《致命的溫柔》(與人合著)《十年忽悠》《不懂說將來》《三人行》《同林鳥》等。
名家推薦: 這個令人所有中國人心酸落淚的故事,完全是原作者的真實經歷。老三死後,1977,原作者(我們叫她靜秋吧)已經頂職參加了工作,在L省K市八中附小教書。當老三的預言一個接一個開始成為現實的時候,靜秋開始寫作這完全屬於她與老三的回憶錄。去年恰是小說中主人公老三逝世三十周年,靜秋將三十年前的回憶交給了好友艾米,請她寫成小說《山楂樹之戀》。故事的紀錄者是艾米,但對話大多是靜秋原文中的。寫成後,貼在海外文學網站上,所有人看到結局,無不淚下,在幾個月內迅速成為海外同齡人追捧的“網絡時代的手抄本”,形成龐大的海外“靜秋粉絲”群。
我們再也不願意去經歷這樣的一段歷史,但願這樣的愛情故事已經絕版。
——王蒙(當代作家)
把這部作品與三十年前的“傷痕文學”聯系起來不無道理,但它具有當下性:極端環境下的性愛壓抑被“現在我們”打量,會產生出比反思更豐富的憬悟。
——劉心武(當代作家)
老三如此完美,堪稱中國情聖!
——蘇童(當代作家)
打開這本書,初看是酸,後看是痛,最後是痛徹肺腑。
——熊召政(當代作家)
在我的青春期,幾乎見過書中所有的人物。我太向往那種透徹心腑的愛了,但我斷然拒絕這樣的結局,因為它太酷烈,太黑暗,太讓人不能承受!
——潘石屹(SOHO董事長兼聯席總裁)
向作者、原作者致敬,為了真情實感。那天“锵锵”我還說了這本書,嚴酷環境往往是動人愛情的好舞台。
——窦文濤(鳳凰衛視主持人)
老三和靜秋離我們很遠了,但我依然羨慕他們的愛情。
——曾子墨(鳳凰衛視財經節目主播)
我多想演老三啊!
——柳雲龍(演員、導演)
我幾乎是哭著看完這本小說的。如果有機會,我願意扮演靜秋。
——孫俪(演員)
我看了這個小說,仿佛回到自己的青春歲月。而我的愛人看了這個小說,感動得哭了。她說,我們更應該珍惜我們的今天。
——張元(導演)
這樣的作品可以把人們心靈深處那份雪藏的純真之心,再次喚醒。
——陸川(導演)
看完這本書,讓我想起一句詩:誰恰巧遇到這樣的事,誰的心就會裂成兩半。
——尚敬(導演)
讀者推薦: 都說這是一部真正關於等待的故事,而且是最安靜的等待。
正好前一日與兄弟談起等待的話題:
他告訴我,童話或許真的不存在,但是至少幸福存在。他要我重新去相信奇蹟,他說幸福本就是奇跡,未必如童話般完美,但是一定真實,我始終堅信這句話。
我兄弟說,很多地方我和他很像,都想拼了命去保護單純美好的東西。
我說,雖然我是女生,但其實我保護慾很強大,很恐怖的。
笑...
他叫我耐心等。
我說,我等,我一直在等。
而且我覺得我等得到。
因為實在太美好了,一輩子我都等......
好像跑題了呃...網上有無數人寫了《山楂樹之戀》的讀後感,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去寫讀後感,我只是想錶達下看完結侷之後的一些心情而已。
“我的意思是:如果恰好,有人說等你一輩子,不妨相信吧。 ”
豆瓣上,有人說這句話便是最好的讀後感。
—— 夏小暖
內容截圖:
目錄: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