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吉檀迦利
別名: SONG OFFERINGS
作者: [印]泰戈爾 Tagore
譯者: 吳巖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版面精確還原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書號: 10188·649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Tagore
GITANJALI
(SONG OFFERINGS)
本書根據 Macmillan & Co., London. 1953 年版譯出
吉檀迦利
(獻詩集)
〔印度〕泰戈爾 著
吳 巖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上海延安中路 955 弄 14 號
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發行
上海中華印刷廠印刷
開本 787×960 1/32 印張 4.25 插頁 3 字數 54,000
1986 年 6 月第 1 版 1986 年 6 月第 1 次印刷
印數:0,001-22,500 冊
平裝定價:0.69 元 塑面本定價:1.00 元
書號:10188·649
譯者後記
我在《鴻鹄集》的中譯本裡寫過一條注解,有必要在《吉檀迦利》的譯本後記裡重復一下:
“孟加拉有一種古老的宗教聯誼會,由波爾歌手們組成。他們拿著單弦豎琴,來往於鄉村之間,唱著對天神的愛情之歌。歌手們稱天神為Maner-Manush,意即‘我的心上人’,他們崇拜天神,把天神當作情人和朋友,例如,他們唱道:
‘啊,我到哪兒去找他,找我的心上人?
唉,自從我丟失了他,我穿過遠遠近近的地
方,到處漂泊尋找他。 ’
泰戈爾對這種農民歌手唱的歌兒很感興趣,他自己寫的歌曲裡也回響著他們的情緒。 ”
《吉檀迦利》的英譯本,是由泰戈爾自己翻譯成散文詩的,主要選自他的孟加拉文詩集《奈維德雅》(Naivédya), 《克雅》(Kheyá), 《吉檀迦利》(Gitánjali),出版時有個副題:《獻詩集》 ,意即獻給天神的詩集。泰戈爾繼承了孟加拉文化“詩和宗教同為一體”的傳統,又從民間文學吸收了營養,以其獨特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手法,寫下了《吉檀迦利》,一部與眾不同的宗教詩集。在這部詩集裡,上帝或天神,便是詩人或詩人所假托的一個婦女的“心上人”,字裡行間充滿深情。所以葉芝不無緣故地說:“情人們在互相等待的時候,低吟這些詩篇,就會發覺這種對神的愛是個魔法的海灣,他們自己的更為痛苦的熱情,可以在其中沐浴而重新煥發青春。 ”
泰戈爾於 1912 年再度訪問英國,受到 W. B. 葉芝和 E. 龐德兩位大詩人的熱情歡迎。他帶去了由他自己翻譯的《吉檀迦利》英譯本,葉芝十分欣賞,認為它展示了一個他“生平夢想已久的世界” 。 “一個高度文化的藝術作品,然而又顯得極象是普通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植物,仿佛青草或燈心草一般。 ”1912 年秋,這部詩集出版時,葉芝特地為它作了序。1913 年,泰戈爾便因《吉檀迦利》而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金,譽滿全球。
葉芝的序,代表了本世紀初西方詩人對泰戈爾這樣的東方詩人的評價;盡管可能有見仁見智的地方,也不能不承認這篇評論寫得很有特色,很有深度。所以我把這序一並譯出,冠於卷首。
吳 巖
1984 年 12 月
觀者 OCR、校對
2008 年 9 月 20 日星期六
11:18:58
[email protected] 觀者二校
2008 年 12 月 29 日星期一
05:11:57
目錄:
一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