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聊齋志異
作者: [清]蒲松齡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鑄雪齋抄本,文字版,版面精確還原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書號: 10186·87
發行時間: 1979年04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鑄雪齋抄本
聊齋志異
(全二冊)
蒲 松 齡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上海瑞金二路272 號)
上海發行所發行 上海解放日報印刷廠印刷
開本787×1092 1/32 印張24.25 字數510, 000
1979 年4 月第1版 1981 年2 月第3 次印刷
印數:645, 001-935, 000
統一書號:10186·87 定價:2.00元
-----
2010年元旦第一本,想起昔日茶館,所掛牌子:莫談XX。-----
出版說明
《聊齋志異》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蒲松齡(一六四○——一七一五) ,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 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淄博)人。他出身沒落的地主家庭,早歲有文名,但始終沒有考上舉人,到七十一歲才援例成為貢生。長期在家鄉做塾師,一度當過幕客,終身郁郁不得志。
《聊齋志異》想像豐富, 語言簡潔,表面雖然談狐說鬼,實際上諷刺封建社會的黑暗,揭露滿族貴族集團和官場的黑暗,批判不合理的科舉制度和婚姻制度, 充分寄托著他的 “孤憤” 。這使志異小說在很大程度上為批判當時政治現實服務,是有進步意義的,因此一向受到讀者的歡迎。但書中也存在著一些宣傳忠孝節義的封建倫理觀念和迷信色彩。
《聊齋志異》在作者生前就有不少抄本流傳,但後來都已失傳。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 ,歷城張希傑根據濟南朱氏殿春亭抄本過錄了一個本子,是為《鑄雪齋抄本聊齋志異》 。殿春亭本是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根據蒲松齡的原稿本抄錄的,此本久已亡佚。蒲氏的原稿本解放後雖已發現,但只剩半部。還有半部的面目如何,只能從現存最早而又保存最完整的鑄雪齋抄本中去窺其端倪。正由於此,鑄雪齋抄本對研究《聊齋志異》是有重要價值的。
一九七四年,原上海人民出版社曾將《鑄雪齋抄本聊齋志異》影印出版,對其中有目無文的十四篇及部分殘缺的一篇則據別的本子補齊湊足。這次我們全部用鉛字重新排印出版,原抄本中個別錯漏字句,則徑據別本更正,不出校記;一九七四年影印本所補齊的十五篇,這次仍予保留,但分別注明出處。又鑄雪齋抄本正文中各篇的排列常與卷首目錄次序不符,可能是抄胥之誤。這次我們將目錄重新編過,使與正文一致,以便讀者索檢。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一月
目錄:
第一卷
考城隍 1
耳中人 2
屍變 2
噴水 4
瞳人語 4
畫壁 6
山魈 7
咬鬼 8
捉狐 8
荞中怪 9
宅妖 9
王六郎 10
偷桃 12
種梨 14
勞山道士 15
長清僧 16
蛇人 17
斫蟒 19
真定女 19
...
第二卷
。。。
第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