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雪國
作者: 川端康成
譯者: 侍桁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版面精確還原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書號: 10188·213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川端康成
雪 國
本書根據築摩書房 1955 年版
《川端康成集》譯出
《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叢書》選收本世紀世界文壇上影響較大的優秀作品,暫定二百種;通過這些作品,讀者可以了解二十世紀歷史的變化、社會思想的演進以及各國文學本身的繼承和發展。這套叢書的選題由外國文學出版社和上海譯文出版社共同研究制訂,並分別負責編輯出版工作。
雪 國
〔日〕川端康成著
侍 桁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上海延安中路 955 弄 14 號
上海發行所發行
上海市印刷三廠印刷
開本 850×1156 1/32 印張 4.625 插頁 6 字數 101,000
1981 年 7 月第 1 版 1981 年 7 月第 1 次印刷
印數:1—87,000 冊
書號:10188·213 定價: (五)0.58 元
譯 者 後 記
《雪國》是日本川端康成獲得一九六八年諾貝爾文學獎金的作品,已有歐洲十多種語言的翻譯,所以它不僅在國內被改編成劇本、攝制成電影,在國際上亦享有盛譽。
但《雪國》只是一個中篇,而且是陸續寫成的。一九三五年於《文藝春秋》和《改造》 一月號發表了兩個片斷,題名《晚景的鏡面》和《雪中早晨的鏡子》,也就是現存的開頭兩節,可是直到一九四七年《雪國》才算完成。而這開頭兩節就定下了這作品的藝術基調,巧妙地表現出所謂‚新感覺派‛的特色。
這篇小說情節是簡單的,它主要刻畫兩個性格不同的女性,一個身為藝妓的駒子,一個家庭婦女型的看護葉子,但作者對於她們的觀察是透過一個鏡面的反射,無形中把現實的情景給以美化了。
在小說中成為作者化身的是一個中年男子島村,他是一個吃家庭遺產、游手好閒、對於音樂舞蹈有著淺薄知識的享樂者。他來到北國的小溫泉村,招來藝妓駒子,用誘惑的手段同駒子發生了關系,這就展開了似醉如狂的肉欲場面,但他虛與周旋,而念念不忘地思念著他在火車上遇見的另一個年輕姑娘葉子。若說駒子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現實的存在,葉子則是出現在背景上的缥缈的精靈。
駒子和葉子同和三弦師傅家的兒子行男有過愛情瓜葛,她們之間的矛盾由於島村的關系愈加表面化了,作者以葉子的突然死亡結束了這個矛盾。在溫泉村中有一個蠶繭倉庫,臨時搭建了假樓供作觀劇之用,葉子領著村中的孩子們去看電影,放映的膠卷失了火,葉子被燒死。作者描寫葉子的最後情景,又發揮了‚新感覺派‛的特色。葉子從二樓摔下來,身姿保持水平線,昏迷中似乎一點都不覺得痛苦,飄飄然喪生在火場裡。
據日本評論家中村光夫的解說,川端在三個不同時期描寫三種不同類型的愛情。前期的代表作《伊豆的歌女》表現了少年的純潔愛情的覺醒,中期的《雪國》刻畫了男女的肉欲並襯以對純真女性的憧憬,晚期的《山之音》則描寫了老人的變態的戀愛心理。纏繞了作者一生的孤兒的哀傷情緒都發洩在愛情題材的處理中。
對於作者說來,戀愛是一個永遠不得圓滿的痛苦經歷,只有死亡才能解脫,在現實生活中,川端終於在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六日以煤氣自殺了。
聽聽那冷雨 OCR 校對
2009 年 02 月 14 日星期六
21:08:50
觀者二校
2009 年 2 月 28 日星期六
01:07:35
目錄:
雪國 ··························· (1)
伊豆的歌女 ······················ (117)
譯者後記 ·······················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