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簡介: 內容簡介:英國浪漫主義運動是世界文學史上重要的篇章,而拜倫、雪萊、濟慈更是其中翹楚。他們的作品流傳至今,仍是任何一位文學愛好者、尤其是西方文學愛好者、詩歌愛好
簡介:
內容簡介:
英國浪漫主義運動是世界文學史上重要的篇章,而拜倫、雪萊、濟慈更是其中翹楚。他們的作品流傳至今,仍是任何一位文學愛好者、尤其是西方文學愛好者、詩歌愛好者的必讀。三位詩人的共同點是卓越的文思和早逝的宿命。拜倫36歲,雪萊30歲,濟慈26歲。或者說正是因為他們過於凝練的生命,才使詩意爆發得愈加蓬勃。
詩人生命的傳奇、坎坷無疑會讓讓讀者的愛戴更濃厚、長久。
穆旦也是如此。
出身於海寧望族,和金庸先生為堂兄弟。11歲開始寫詩;17歲入清華大學;20歲參加校護衛隊,隨校轉移昆明,親歷了“世界教育史上艱辛而具有偉大意義的長征”,步行3500裡,歷時68天;22歲執教西南聯大;24歲參加中國遠征軍,赴緬甸抗日,幾度在生命的邊界穿梭;27歲任《新報》主編;31歲赴美留學;33歲畢業,毅然歸國要報效祖國;兩年的短暫平靜後,是長達十余年的迫害,直至生命終結。
苦難對於中國人而言,不算特別。特別的是穆旦的堅韌、不息。天堂、地獄般的生活反差沒有讓他沉淪、棄世,近距離體會過死亡的穆旦對生命的解讀和掌控絕非常人可比。雖然二十多歲已經享有桂冠詩人的稱號、被詩壇矚目,但當詩歌創作不得不終止時,穆旦拿起了譯詩的筆。在白日身心飽受摧殘後,暗夜裡他竟然還能從容創作。18年間,穆旦翻譯、出版的詩集數量可觀,尤其是《唐璜》和《普希金詩選》的完成令人感佩。前者體現的是穆旦的超人毅力,後者則是赤子之心——命運的不公並不能減退穆旦的愛國熱情,為了國家的需要,他自學了俄語。
鑽石總會閃爍。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詩壇對穆旦的推崇後,沉寂了四十年,八十年代人們再度發現了穆旦。重新發現後的熱情更是濃烈。
穆旦的詩歌被推崇為“白話以來最值得閱讀的”。穆旦的翻譯因為是“詩人譯詩”,更被推崇為絕對的權威譯本。而且,也確實沒有其他譯者一個人翻譯出拜倫、雪萊、濟慈,讓三位詩人的不同風格在同樣的把握下體現鮮明。
本書的特別:
選編精良:是由專家選編,所選作品都是最被讀者關注的詩篇。
中英文對照:是國內首次推出的中英對照版本。可以讓讀者更好地體會詩意,而且能吸引英文學習者購買,擴大讀者面。
填補市場空白:由於穆旦先生子嗣都在國外,所以版權聯系非常不易,致使市場稀缺多時。
作者簡介:
拜倫、雪萊、濟慈:英國詩壇的浪漫主義大師。王佐良先生說:“華茲華斯和柯爾律治是浪漫主義的創始者,拜倫使浪漫主義的影響遍及全世界,雪萊透過浪漫主義前瞻大同世界,但他們在吸收前人精華和影響後人詩藝上,作用都不及濟慈。”
穆旦: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抗戰爆發後,隨校長途跋涉,進入西南聯大。1940年由西南聯大畢業,留校任助教。 1942年2月,參加“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抗日戰場。1949年赴美留學,195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52年底攜夫人周與良女士一同回國。1953年任南開大學外文系副教授。1954年至1972年隔離審查,這18年間,穆旦的詩歌創作幾近停止,卻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完成了大量的英文和俄文詩歌翻譯。其中包括普希金、拜倫、雪萊、濟慈、布萊克、丘特切夫等多人作品,穆旦由此從一位著名的詩人轉變為著名的翻譯家。1977年2月26日,因心髒病突發不幸去世,結束了詩人坎坷卻瑰麗的一生。
內容截圖:
引用
全面尋求贊助中!詳情請參見本書內“贊助”頁,謝謝支持。
建議使用:福昕閱讀器(Foxit Reader) —— 不是做廣告,打不開文檔別找我
======本資源雖是從互聯網上搜集得來,但僅供愛好者絕對非商業性及牟利的研究討論試用,請於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發布者強烈BS轉貼之後的“賺分”行為;喜歡的讀者,請購買正版予以支持。如版權所有者認為此行為損害了您的利益,請及時聯系,發布者將竭盡所能做出處理=======
P.S.:已封禁吸血驢(你懂的),VC版及Xtreme等等版電驢下載無礙。
本人上傳只有區區50Kb,所以不再回復關於無源的回帖。
下完的朋友們請把文件多留在incoming文件夾一段時間幫忙作源,謝謝。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