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宋詞通論
作者: 薛砺若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書號: 9787539928050
發行時間: 1985年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以論述宋詞的發展軌跡、評述宋代各名家得失為主要內容,倡“龍頭論”重視大詞人作用,並以此化分了宋詞的分期,作者認定的宋詞龍頭為:柳永、蘇東坡、姜白石。其作筆調優美,頗有學術功力。
內容截圖 目錄:
第一編總論
第一章作家及其詞集
第二章宋詞中所表現的一個宋代社會素描
一承平時代的享樂
二故宮春夢
三亂離時代的哀鳴
四故國河山之恸
五噤若寒蟬的悲吟
六一般社會的意識與心理的結晶
第三章宋詞作風的時間分剖
一打破北宋詞南宋詞割裂與籠統之弊--六個時期的劃分--每期的伸縮性--
第四章北宋與南宋詞風的一般比較和觀察
一時代的背景不同
二文學上的自然趨變
三“應歌”與“應社”兩大主流
第五章宋代樂曲概論
一北宋樂曲概況--北宋樂舞構成的部分一慢詞的創制--大晟樂府南渡以後的樂部--中末期的文人制作--歌法失傳與北曲的代起--
第二編宋詞第一期
第一章晏歐以前的作家
--徐昌圖--蘇易簡--潘阆--錢維演--王禹傅--寇准--陳堯佐--陳亞--林逋--
第二章北宋初期四大開祖
--晏殊--晏幾道--歐陽修--張先--
第三章一般作家
--韓琦--范仲淹--宋祁--王琪--劉敞--張舁--梅堯臣--謝绛--鄭獬--李冠--葉清臣--略去的作家--
第三編宋詞第二期
第一章柳永時期的意義與五大詞派的並起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淺斟低唱的柳三變
第三節橫放傑出的蘇轼
第四節集婉約之成的秦觀
第五節艷冶派的賀鑄
第六節潇灑派的毛滂
第二章一般作家
--王安石--黃庭堅與黃大臨--司馬光--王觀--舒宣--章粢--王诜--趙令疇--朱服--張宋--陳師道--李之儀--晁補之--晁沖之--張舜民--王安國、安禮與王男--劉弁--葛勝仲--秦觏與秦湛--謝逸--蘇過--米芾--魏夫人--李清臣--僧仲殊等--幾首無名作家詞--略去的作家--
第四編宋詞第三期
第一章集大成的周邦彥
一集大成的意義和其究竟二周詞特長之處三他的影響和流弊
第二章天才的徽宗趙佶與最大女詩人李清照
一宋徽宗二李清照
第三章一般作家
一晁端禮--萬俟詠--田為--杜安世--王之道--曹組--王安中--趙企--李持正--何大圭--趙長卿--蔡伸--呂渭老--魯逸仲--阮閱--劉一止--向鎬--吳則禮--李呂--曾纾--曹勳--李祁--蔣子雲--宋齊俞--沈會宗--林少贍--王庭琏--略去的作家--
第五編宋詞第四期
引言政治環境的兩大反映
第一章頹廢的詩人
--李邴--向子堙--陳與義--蘇庠--楊無咎--朱敦儒--范成大--楊萬裡--朱熹--史浩--幾個方外的作家--
第二章憤世的詩人
第一節稼軒以前及並時的此派作家--趙鼎--岳飛--張元干--張孝祥--洪皓--葉夢得--黃公度--胡铨--韓元吉--陸游--陳亮--袁去華--楊炎正--高登--呂本中--劉子暈--劉仙倫--
第二節天才橫溢的辛棄疾
第三章柳永期的余波
--陳克--周紫芝--程垓--汪藻--徐俯--朱翌--康與之--李彌遜--顏博文--葛立方--張镦--曾觌--張掄--吳琚--趙彥端--趙師俠--石孝友--洪適--洪邁--王千秋--侯寅--韓玉--丘密--王蝸--謝懋--蔡榕--俞國寶--陸淞--曹冠--幾首無名之作--略去的作家--
第六編宋詞第五期
引言
第一章風雅派(或古典派)的三大導師--姜夔--史達祖--吳文英--
第二章一般附庸作家
--盧祖皋--高觀國--孫惟信--張輯--周晉--張榘--洪咨夔--洪臻--楊冠卿--韓漉--王炎--管鑒--劉光祖--嚴仁--汪莘--劉翰--鄭域--趙以夫--楊伯巖--魏了翁--蔡戡--馮取洽--楊缵--翁孟寅--趙汝蕪--馮去非--蕭泰來--吳禮之--盧炳--李肩吾--黃升--
第三章辛派詞人
--劉過--程秘--黃機--岳珂--方岳--陳經國--文及翁--王燮--李昂英--李好古--李泳--劉克莊--吳潛--附錄:本期幾個女作家--略去的作家
第七編宋詞第六期
引言本期詞風的特征
第一章南宋末期三大作家
--王沂孫--張炎--周密--
第二章一般附庸作家
--蔣捷--施岳--陳允平--羅椅--趙聞禮--薛夢桂--黃孝邁--趙孟堅--李彭老--李萊老--黃公紹--何夢桂--譚宣子--利登--奚濺--陳逢辰--柴望--莫蒼--楊恢--王易簡--吳大有--趙與仁--趙淇--
第三章哀時的詩人
--劉辰翁--李演--文天祥--鄧剡--徐一初--陳德武--汪元量--汪夢斗--附錄略去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