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地下文化寶藏》(Buried Treasures of Chinese Turkestan)((德)阿爾伯特·馮·勒柯克)中譯本,掃描版[PDF]"介紹
中文名: 新疆的地下文化寶藏
原名: Buried Treasures of Chinese Turkestan
作者: (德)阿爾伯特·馮·勒柯克
譯者: 陳海濤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中譯本,掃描版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書號: 978-7228048014
發行時間: 1999年02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介紹本世紀初葉德國“吐魯番探險隊”第二、三次到新疆考察的通俗讀物,作者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是這兩次考察的主角,在第二次探險過程中,他任隊長;第三次探險隊時,也是隊中主力。但在第三次探險中間,由於身體不適,勒柯克提前回國。書中以他的活動為主,所以對第三次的考古探險活動的描述不全,卻隨著他本人的經歷,記錄了一段其他隊員所沒有的翻越喀喇昆侖山的驚險故事,更有可讀性。
內容截圖:
目錄:
勒柯克其人其事(代序)&榮新江
英文重印本導言&彼得,霍普科克
自序
一、前言
(一)歷史縱覽
(二)關於歷次考察及其成果的回顧
(三)繪畫中的不同風格
(四)摩尼和摩尼教
(五)現在這一地區環境和人口狀況
二、第二次吐魯番—哈拉和卓考察
三、在哈拉和卓的生活與工作(一)
四、在哈拉和卓的生活與工作(二)
五、勝金口、柏孜克裡克、七康湖和吐峪溝諸地的寺窟
(一)勝金口
(二)吐峪溝
六、從哈密到喀什
七、喀什之行,與格倫威德爾會面和第三次考察的開始
(一)喀什之行
(二)第三次考察活動的開始
八、在克孜爾的考察與經歷
九、庫爾勒—焉耆考察及前往喀什
十、翻過喜馬拉雅山回到柏林
附錄
普魯士皇家第一次(即德國第二次)新疆吐魯番考察隊的緣起、行程和
收獲&勒柯克著 陳海濤譯 楊富學校
德國吐魯番考察隊綜述&陳海濤
德國四次吐魯番考察活動時間及路線圖&陳海濤整理
譯名對照表&陳海濤整理
後記
編譯說明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