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籌洋刍議-薛福成集(中國啟蒙思想文庫)
作者: 徐素華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遼寧人民出版社
書號: 978-7205028596
發行時間: 1994年09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所選主要是薛福成所寫的文稿。
薛福成(1838~1894) 中國清末外交官,改良主義政論家。字叔耘,號庸盦。1838年4月12日出生在無錫賓雁裡一個書香門第。1865年(同治四年),江南甲子科鄉試時,薛福成參加,但並未作答,而是致書曾國藩(鄉試後打掃鄉試房間,才發現薛福成寫了一封信“呈兩江總督曾大人親啟”。曾召見薛時,薛是位“美男子”),建議改革科舉、裁減綠營,學習西方軍事技術,遂得入其幕,並參與鎮壓捻軍。1875年(光緒元年),應诏上改革內政外交萬言書。旋被李鴻章延為重要幕僚,協理外交事務達10年之久,曾為李起草不少有關洋務的奏稿、書牍。1879年,上書反對清政府授予英人赫德總司南北洋海防大權,使英國控制中國海軍的企圖不能得逞。同年,撰《籌洋刍議》,主張發展工商業,實行關稅自主,抵制外國商品傾銷,擴大絲茶出口,以改變外貿入超。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任浙江寧紹台道,擊退法艦進犯。1889年,受命為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大臣。曾與英國談判訂滇緬界務、商務,爭回部分主權。出使期間,更進一步主張效法西方國家,發展機器工業,實行商辦,促進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並在政治上贊賞英國和德國的君主立憲制度。1894年返國。一生著作甚豐,有《庸盦全集》(10種)、《庸盦筆記》、《庸盦文別集》,以大量政論而被公認為當世談時務的巨擘。
--以上內容摘自百度百科
內容截圖: 目錄:
總序
編序
上曾侯相書
應诏陳言疏
答友人書
《籌洋刍議》序
《籌洋刍議》
《出使日記》節選
《出使日記續刻》節選
論中國在公法外之害
使才與將相並重說
治術學術在專精說
考舊知新說
振百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