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裂縫間的橋":解讀摩爾根《古代社會》
作者: 王銘銘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山東人民出版社
書號: 9787209033831
發行時間: 2004年02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經典名著以其經久不衰的魅力而成為傳世之作;名家解讀經典名著的著述,也同樣會因為名著的光輝和名家獨有的智慧魅力而成為傳世之作。
本書以知識階層為主要讀者對象來解讀摩爾根的經典名著《古代社會》。
摩爾根在力求使社會研究脫離神的支配的同時,采取了一種自然史的立場。但是,他的思想與進化論之間的關系,遠比我們以往想像的復雜。他的研究和著述帶有社會科學的色彩,但這一色彩並沒有簡單的決定論之意味。他的思想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近代西方政治生活和宗教變革的狀態,而為他所尊敬的易洛魁印第安人,則為他在思想上所做的時間旅行提供了過渡橋梁。
作者簡介:王銘銘,1962年生於福建泉州,英國倫敦大學哲學博士(社會人類學專業),現任北京大學教授。主要著述有《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1997)、《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力》(1998)、《逝去的繁榮》(1999)、《社會人類學》(2000)、《草根卡裡斯瑪》(2001,合著)、《人類學是什麼?》(2002)、《漂泊的洞察》(2003)、《無處非中》(2003)等。
內容截圖:
目錄:
出版說明
引言
摩爾根這個人
著述的輪廓
“裂縫問的橋”
“進步”與“文明”
階段化的時間
生存技術與生育制度
從婚級到氏族
易洛魁人的氏族
古希臘與人類學
雅典的“民主儀式”
“睿智的野蠻人”
“弓矢之族”的局限
一盤散沙的野蠻人
政治社會住希臘
普遍主義論調
性關系的“亂”到“治”
財產觀念
“長屋”的象征
迷惑人的摩爾根
《占代社會》之後
中國之摩爾根
—個教條的式微
文明的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