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五十自述
作者: 牟宗三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
出版社: 鵝湖出版社
書號: 025500150
發行時間: 1989年01月
地區: 台灣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此書為吾五十時之自述。當時意趣消沉,感觸良多,並以此感印證許多真理,故願記之以識不忘。書中後四章曾發表於各雜志,唯首二章則未曾發表。諸同學皆願將此全文集於一起付印,以便讀者之通覽。此或可為一學思生命之發展之一實例也。
五十而後,吾之生命集中於往學之表述,如是,遂有诠表中國各期思想之專著之寫成。如《才性與玄理》乃寫魏晉期者也,《佛性與般若》乃寫隋唐佛教者也,《心體與性體》乃寫宋明期者也。同時譯注康德之第一第二兩批判以資對照,並著《現象與物自身》以及《圓善論》以明對於康德前兩批判之消化。今後將擬寫〈真美善之分別說與合一說〉以明對於康德第三批判之消化。
學術生命之暢通象征文化生命之順適,文化生命之順適象征民族生命之健旺,民族生命之健旺象征民族魔難之化解。無施不報,無往不復,世事寧有偶發者乎?
吾今忽忽不覺已八十矣。近三十年來之發展即是此自述中實感之發皇。聖人雲“學不厭,教不倦”,學思實感寧有已時耶?
作者簡介: 牟宗三(1909年6月12日—1995年4月12日),生於山東省棲霞縣牟家疃,祖籍湖北公安。1927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29年升入哲學系,並於1933年畢業。1949年往台灣,後往香港。晚年居台灣,1995年逝於台北。曾任教於華西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台灣師范大學、東海大學、台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他獨力翻譯康德的《三大批判》,融合康德哲學與孔孟陸王的心學,以中國哲學與康德哲學互相诠解。北大哲學系畢業後,先後任教於山東壽張縣鄉村師范、廣州學海書院、山東鄒平村治學院、廣西梧州中學、南寧中學、華西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浙江大學。他又參與編寫雜志,主編《再生》、創辦《歷史與文化》、編輯《理想歷史文化》。1949年後,他曾任教於台灣師范大學、東海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中興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牟宗三是新儒家代表人物,認為當代新儒學的任務為「道統之肯定,即肯定道德宗教之價值,護住孔孟所開辟之人生宇宙之本源。」
內容截圖: 目錄:
第一章在混沌中長成
第二章生命之離其自己的發展
第三章直覺的解悟
第四章架構的思辨
第五章客觀的悲情
第六章文殊問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