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齊美爾:生存形式
作者: (日)北川東子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書號: 7543445492
發行時間: 2001年05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不可能成為整個齊美爾哲學的解說書。這是因為,盡管齊美爾能夠洞悉而作者卻看不到的現象有很多很多的緣故。齊美爾把自己的哲學命名為“哲學文化”。處於世紀轉換期的柏林,也就是培養齊美爾哲學思想的城市空間的柏林,無論是作為思考類型還是作為體驗的場所都已不存在。因而齊美爾在講述其思想時作為媒體而起決定作用的事象或體驗,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來講,已經無法得到。僅僅是有些關於以前的文化的片斷性的記憶而已。
齊美爾(1958-1918),德國哲學家、社會學家。他對現代社會中的貨幣、大都市、女性、藝術等一切現象都進行了深入的思索,開創了新的哲學和社會學。本書對齊美爾豐富多彩的哲學思想進行了解讀,有助於讀者了解其理論。
作者簡介:北川東子,生於1952年。大阪大學研究生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取得學分後退學。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東京大學副教授。主要論文有《解釋的暴力和揭示的病理學》,主要譯著有《哲學的使命》,與人合譯《馬丁·海德格爾》。
內容截圖:目錄:
前言
序言 有位叫齊美爾的哲學家
哲學的危機狀況
“哲學文化”
瞬間與整體的結合
第一章 柏林的哲學家
同化猶太人家庭
哲學修行時代
猶太知識分子與德國學院派
離開柏林
第二章 城市哲學
大都市——現代視覺性
觀光城市
第三章 兩性具有者的女性論
齊美爾與女性們或女性們與齊美爾
齊美爾的女性論
女權主義哲學的另一側面——權力批判
第四章 時代病理學
貸幣哲學
面向“社會學眼光”的教育
康德研究與“近代”的相對化
《社會學》的形成及其手法
第五章 近代的感情裝置
“瞬間性的自我”
非對稱的相互性與大眾現象
感謝——人類的道德記憶
第六章 哲學文化
世界的物質與多元性的混雜
棲息於多元性中的“物”
對過剩的感受性
第七章 生存形式
邊界
生活觀
第八章 隨筆思想
令人懷念的形式
在隨筆思想的脈絡中
尾聲 與齊美爾共同思考成了裝飾
某天的齊美爾
藝術——對世界與生的感謝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