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歷史知識理論
作者: (德)德羅伊森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書號: 7301101643
發行時間: 2006年07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德羅伊森治史兼重史事考證與史學理論建構,1857年起。他曾十七次在大學裡講授過“歷史知識理論”,除1868年出版的“大綱”部分之外,系統的講稿先後有徐本芮的整理本(1937)和彼得·賴的考訂本(1977)。彼得·賴考訂版共三卷。本書系第一卷(即該書主體部分)的選譯。原著包括三部分:德羅伊森講授史學理論的手稿、大綱草稿、正式出版的《歷史知識理論大綱》。本書以大綱的條文為骨干,將手稿中相關內容選出分別附錄在條文之下。以此精煉地顯出德羅伊森歷史理論的要義。
德羅伊森主張史學方法的本質是“理解”,認為歷史學家的目的在於根據當時的需要和問題去理解歷史和解釋歷史。他的歷史理論代表了德國19世紀歷史主義反思的高峰。
作者簡介:約翰·占斯塔火·德羅伊森(Droysen,Johann Gustav,1808—1884),19世紀德國著名歷史學家。
德羅伊森生於波美拉尼亞的小城特雷普托夫(Treptow,今荷蘭境內),其父是一位隨軍牧師。青年時代就讀柏林大學。深受柏克和黑格爾影響。畢業後擔任方濟各會牧師,並同時在大學授課。1840年起,德羅伊森先後執教基爾、耶拿、柏林大學,同時在政治上頗為活躍.曾擔任法蘭克福議會的議員,參與制憲會議。他在歷史著作中表露出強烈的實際政治關懷,宣揚德國的統一只有在普魯士的領導下才能實現.是普魯士,歷史學派的開創者。
德羅伊森前期學術研究主要關注的是西方古典時代的歷史,著有《亞歷山大大帝傳》(1833)、《希臘化時代史》(兩卷,1836、1843).這兩部著作後來合編為三卷本的《希臘化時代史》(1877、1878)。他首次用“希臘化”一詞來指稱整個文化時代,奠定了希臘化時代歷史研究的基礎。後期的學術興趣完全轉向普魯士歷史的研究,代表性論著是篇幅巨大的。
內容截圖:
目錄:
譯者前言 胡昌智/Ⅶ
引 論 耶爾恩·呂森/l
序 言/1
第一章 導論/7
一 歷史/7
二 歷史方法/lO
三 歷史知識理論的任務/13
第二章 方法論/17
一 問題之提出與材料收集(}teuristik)/17
二 史料考證(Die KIitik)/25
三 解釋(Die Interpretation)/28
第三章 系統論/59
一 歷史活動中的素材/61
二 歷史活動中的組織/61
三 歷史活動中的工作者/83
四 歷史活動中的目的/87
第四章 體裁論/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