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作者: 塞缪爾·亨廷頓
圖書分類: 紀實文學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新華出版社
書號: 9787501190409
發行時間: 2006年05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作者塞缪爾·亨廷頓,國際政治研究領域著名學者,曾任美國哈佛國際和地區問題研究所所長。1993年夏,他在美國《外交》雜志上發表了題為《文明的沖突》的文章,引起國際學術界普遍關注和爭論。
作者認為,冷戰後,世界格局的決定因素表現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還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戰後的世界,沖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文化方面的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沖突”。
本書所持觀點公允與否,在學術界大有爭論。但書中對現今世界各種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對讀者會有重大的參考價值。
內容截圖: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一個多文明的世界
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新時代
引論:旗幟與文化認同
一個多極和多文化的世界
其他世界?
不同世界的比較:現實 主義、簡化和預測
第二章 歷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
文明的性質
文明之間的關系
第三章 普世文明?現代化與西方化
普世文明:含義
普世文明:來源
西方與現代化
對西方和現代化的回應
第二部分 變動中的各文明力量對比
第四章 西方的衰落:權力、文化和本土化
本土化:非西方文化的復興
上帝的報復
第五章 經濟、人口和挑戰者文明
亞洲的自我肯定
伊斯蘭教的復興
挑戰的變化
第三部分 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
第六章 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構
尋求結盟:認同的政治
文化與經濟合作
文明的結構
無所適從的國家:文明轉變的失敗
第七章 核心國家、同心圓和文明秩序
文明和秩序
西方邊界的形成
俄羅斯與其近鄰
大中華及其共榮圈
伊斯蘭:沒有凝聚力的意識
第四部分 文明的沖突
第八章 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間的問題
西方的普世主義
武器擴散
人權和民主
移民
第九章 多文明的全球政治
……
第五部分 文明的未來